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年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樂士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中原 新年 乡土习俗

    中國人數千年來的文化傳統代代相沿,加以農業社會生活,要配合天時季節,農人終歲辛勞,冬收之後,春耕又未開始,所以對農曆過年,特別高興。除夕夜大家必須團聚祭祀祖先,這是表示不忘祖宗恩德,互相合作,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禮俗。中國人因爲文化傳統的關係,年節的習俗,全國各省都可說無太大差別。但因爲地理及氣候關係,也有略微不同的地方。中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現在就談談這個地區的年俗,以見一斑。中原一帶過年前,爲了人們備辦年貨,例有趕集也就是趕場。這個集就是...

  • 文章家郷俗話——年底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牛一峯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俗话 农历 新年 民俗

    初八吃粥初九闲 十一十二就忙年十三十四香肠罐 十五十六腊肉淹十七八九磨白面 二十蒸馍蒸枣山二十一 做衣 二十二 写门对二十三灶爷上靑天 二十四 扫房子二十五 磨豆腐 二十六 猪羊肉二十七 鱼鸭鸡 二十八 香纸蜡二十九油塩酱醋酒 羊三十 包扁食年初一恭喜发财乱作揖

  • 文章元史作者柯劭忞河南遇险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7期  作者:吳鴻徽 出版时间:1985-07-30
    关键字: 元史 柯劭忞 遇险

    山东胶县柯劭忞,字凤荪,生于道光庚戌年,十六岁为生员,嗣于同治七年庚午,中鄕试丁卯庚午科擧人,年廿一,六上公车被滨;至光緖十二年丙戌成进士,入翰林院,散馆授职编修,廿七年辛丑简充湖南学政,还京后,历官国子监司业,卅二年丙午,奉派赴日本考察学务,归任贵州提学使,官至典礼院学士,民国后,北京政府设淸史馆,馆长赵尔巽延任修史之役,旋代理馆长,淸史稿之成,卓著劳绩,卒于民国廿二年,所著「元史」一书,曾蒙大总统徐世昌下令称扬,列为正史,以示重视文化,兼为同年

  • 文章戊戌變法的真相——袁世凱非主動告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戴逸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戊戌变法 袁世凯 维新派 告密

    一、传统说法留重重疑团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

  • 文章韓姓的潁川郡和南陽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韩氏家族 新唐书 姓篆

    河南省的禹县,然后,韩哀侯又迁都于郑。很显然,韩姓家族就是于这段时期在河南扎下稳固的基业,其后越来越庞大繁盛,终以「颍川」和「南阳」两个属于河南的地名,作为整个家族的标帜。韩姓的两个郡望,究竟是先有「颍川」?还是先有「南阳」?依照文献的记载,韩姓的「南阳郡」的出现,大致是在西汉末年,当时汉室大臣韩骞,为了避王莾之乱,擧家移居南阳,在南阳地区又开创了另一个鼎盛的局面,因而自立门户,以「南阳」别派。关于韩姓「颍川郡」和「南阳郡」的来龙去脉,有「唐书」的下列文献

  • 文章蔡县地理畧志(十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新蔡县 同乡会 概况 名单

    则已达来台初期人数四分之一。这说明来台邑人,不但立业,也俱有温馨幸福之家。这是政府爱护军民,施行德政之成果。凡我留台人士,俱应飮水思源,感戴政府,拥护国策,共同为复国而努力,以期完成:解救大陆,荣归故里之信念与愿望。表十五:蔡留台同鄕攻读大学录表十五:蔡留台同鄕攻读大学录

  • 文章蔡县地理畧志(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同乡 教育 新蔡县 学校

    表十六:蔡留台同鄕海外留学录表十六:蔡留台同鄕海外留学录九、教育我国古时鄕学,称之为庠序。蔡或以县志残缺,元以前并无记载。但由周代姜太公(吕尙)齐王,晋代毕(卓)吏部尙书,与学有著称之干宝等,历史上知名之鄕先贤人物而言,其庠序之设,盖自古有之。至于蔡志所载之学校,则始自元大德八年(公元一三〇四),知县李演建学于东门外之南陬,明天顺丁丑年(公元一四五七),训导汪正言迁建东关大街之北,嘉靖乙卯年(公元一五五五),知县朱茹再迁建城内东南隅。旧址易为明

  • 文章蔡县地理畧志(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新蔡县 名单 古迹 科举 大学

    表十七 蔡科举及第录(按蔡志)表十八:蔡抗战时期攻读大学录(民国廿六—卅四年)十、古蹟蔡古蹟由表廿可知:其地尙存者,则有栎亭(俗名野栎)、四望城(今称望城)、鲖阳城(今属临泉县)、姜寨(今为临泉与吾邑共管)、葛陵、关津、金印与南塘(金粟寺)等;其地犹存而非昔日胜景者,则有绿波楼、龙口、戚桥与涧头等;其地湮灭而为地理名词者,则有吕亭、观花台、壶邱城、繁阳亭、胜泉、毛城与印台等。至于有形之建筑古蹟,最显著者则为塜墓与石牌坊。前者除明代人物、后汉姚丹

  • 文章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記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4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结婚 滚床 催新娘 红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由于它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族别奇多,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语言、文字,不同称谓、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民俗……等等。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友好的交往中延续和发展。西元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我有幸去陜西省西安市亲戚家,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婚礼。这次西安之行,不但让我领略了黄土高原的美好自然风光;又饱览了老古都长安的许多名胜古蹟;还使我亲身感受到了异地那种奇风趣的婚礼习俗。如习俗一:滚床。举行婚礼的前一天

  • 文章探親記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錢俊楨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远隔的亲兄弟 新疆访友 新疆旅途纪实 入住酒店 乘机去往乌鲁木齐

    却有界,台湾为我国的极东界,疆为我国的极西界,我兄弟眞成了参商二星,当年临湘一别,成了永诀,如今所拜见的仅是一杯黄土上的草丛而已,不觉又泪流满颊了。在未开放探亲的时候,听说中共对海外回去探亲的人,不再找麻烦了,于七十五年也曾到日本和香港探路,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完成我探亲扫墓之梦。现年逾古稀高龄,体力日衰,再不回去,恐将无日了。不顾七十三岁不吉之俗谚,毅然办妥謢照及一切出入境各项证件,经香港、广州,直飞鸟鲁木齐。原先我想参加一个由进旅行社所办东方特快车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