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资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鞏縣的北宋七帝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趙松奎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巩县 北宋七帝陵 档案资料

    拜读李安先生的「中岳嵩山与洛河间的北宋七帝陵(中原文献五卷十一期)一文后,犹觉骨鲠在喉,吐之为快。李先生是当代硏究「岳飞史蹟」的专家,在学术上有极大的贡献,素为人所钦佩。笔者所学有限,不敢妄加论断;不过,看完李先生的全文后,认为有待商榷之处,爰不揣谫陋,就管窥所得资料提供出来,以就敎于当代先进与贤达。第一、北宋的八位帝陵,(包括太祖父宣祖安陵在内)都在芝田附近地区,最远者不过二十里。所谓「芝田,就是宋代的永安县。(注一)引方舆纪要:『巩县西南四十

  • 文章龍門古佛調査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资料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龙门古佛 散失情况 损毁情形 资料调查

    豫省爲中華古代文化發生之中心點,以故境內古物勝蹟,不可勝計,就中尤以伊洛龍門魏齊隋唐宋代石刻佛像爲最有聲於世界。中外好古家之游覽中州者,無不以一擴眼界爲快,然世風不古,迭經喪亂,奸人土匪,偸鑿盜賣者,不可勝數。因之爲當道所注意,茲經田巡按切實調查保護,所查竟有九萬餘尊之多。茲特照錄田使移咨軍署一文,可以見此勝跡之偉大,繼此果能妥爲保存,誠中國之光也,咨文錄後。爲咨行事,據洛陽知事曾章炳詳稱,案查知事卷內,於民國三年四月八日,接奉憲台指令第一三五號,內開據...

  • 文章神遊蘇門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7-03-30
    关键字: 苏门山 风景名胜 思乡 往事回忆 历史资料

    今年中華民國七十六年,新春歲序丁卯,春節初三假日,獨登「劍潭圓山」頂峰遊賞,山雖不高,樹木靑翠,雜花異草,景色怡人,細微的春風,淨人心胸,遠眺大屯山、七星山、觀音山等,曆曆在目;憑亭西望,極目處雲天渺渺,不禁想起故鄕的「蘇門山」來。吾家鄕河南輝縣,周共伯國,漢置共縣,北齊廢,隨復置共城縣,金改爲河平縣,又改曰蘇門縣,于縣置輝州,元省蘇門縣八州,明初改州爲輝縣,屬河南衞輝府,淸代因之,民初屬河南河北道。據辭海「蘇門」一辭記有:「蘇門、山名,在河南省輝縣西北...

  • 文章中華文物播遷記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8期  作者:杭立武 出版时间:1985-08-30
    关键字: 中华文物 播迁名单 学术著作 序言 原始资料

    关自己的事,并且要记述的翔实,必须参考文卷,搜集证件,事隔多年,这都是难能的。恰巧三年前敎育部为因应国际上的需求,委托我尽可能查明有关播运的原始资料,希望借此可作为一个眞实纪录的根据。敎育部并准予借调陈匀(海萍)先生协助工作。我并另邀请历次参加播运的故宫旧同事那志良先生帮同进行。他们曾到行政院及敎育部曁海军总司令部等机关调阅旧卷,分访有关人员,并搜集整理,从各机关及个人寻得的资料,加以影印或保存原件。经过五个月长时间的工作,还有敎育部旧同事钟健(虞人)先生

  • 文章陳重光先生尋根與中原文化之傳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故乡寻根 迁徙他乡 中原文化 故乡发展 历史资料

    三年前,從新聞報導中得悉陳重光先生赴中原尋根的訊息,當時陳先生還擔任台灣電視公司董事長,他在尋根過程中曾獲中共主席江澤民先生接見,甚獲禮遇。陳先生在開封停留時,對包公祠印象深刻,但對龍庭、相國寺印象就較糢糊了!由於陳先生的輕財仗義,他在開封看到有學童失學便慨然捐贈中學一所,聽說豫東水患便將身上攜帶僅有的三萬美元捐出二萬賑災。對中原故土的回饋,比之近代來台返鄉的汴垣人士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原人最大的特色是不忘本,不管走到那裡,都會想著老祖先,想著自己的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