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发现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永城漢墓古幣陶俑出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考古发现 汉墓 古币 陶俑 出土文物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十五日電)大陸考古工作者經過三年的時間,最近在一座漢墓中,發掘出二百二十五萬枚西漢(公元前二〇六—二五年)錢幣,以及一批車馬器和陶俑等珍貴文物。這座漢墓位於河南省永城縣芒碭山南麓,在西漢梁孝王墓東側約一百五十公尺處。據專家初歩分析,這座漢墓可能是漢景帝胞弟梁孝王之子梁共王,或其孫梁平王的墓塚。新華社發自鄭州的消息説:考古工作者清理墓道時,在墓口發現了一個高六十公分,寬一百零五公分,長二百一十五公分的錢幣窟藏,錢幣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第一層...

  • 文章輝縣發現吳王夫差銅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辉县 吴王夫差剑 考古发现 出土文物

    據大陸文訊報導,河南省輝縣百泉文物保管所,於一九七六年二月間,該單位在廢品回收部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在揀選雜鋼時從中發現吳王夫差銅劍一把,經專家學者的鑑定爲吳王夫差劍。此劍全長五九、一,劍身厚五厘米。柄上有箍兩道,隔手上有獸面花紋,鑲嵌松綠石,劍身滿佈花紋,鋒鍔仍甚鋒利,有陰刻古篆字銘文二行十字:攻(敔)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就進一步的瞭解,此古劍可能出於輝縣東南一里許的琉璃閣附近的戰國墓區,爲盜墓人在抗日戰爭前盜出的遺留物。據《史記》記載:夫差,吳國國...

  • 文章河南出土九千年前骨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潘罡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骨笛 考古发现 九千年前

    大陸的考古專家,最近在河南省賈湖遺址中,發現了一用鳥類骨骼製成的骨笛,年代距今約有九千年之久,引起學界矚目。河南考古研究所學者張居中表示,這批骨笛共有二十多支,分別具有八孔、六孔、七孔等不同型制,研究結果發現,它們以具有七聲音階的結構,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改寫中國音樂史。賈湖先民在製作骨笛時,展現相當高程度的音階、音準素養,包括利用鑽細孔的方式,調整個別音孔的音準。(潘罡)88.10.15.中國時報十一版

  • 文章(故鄉采風)龍山城址在新密市發現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1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龙山城址 新密市 考古发现

    龍山時代的晚期遺存,是探討夏文化的重要對象,所以古城寨城址的發現,爲探索夏文化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爲硏究我國文明起源與國家形成增添了重要的資料。由於城址所在的地區曾是史前時代黃帝活動的中心區域,乃經專家的考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公元二〇〇〇年千禧年,五月二十四日,考古家在河南省新密市古城寨村,發現了一中原地區規模最大、城墻保存全國最好的龍山時代城址。這座至今仍然保存著三面高大的城牆和南北相對兩個城門缺口,面積達一七·六萬多平方米的城址,從始建、使用到廢棄,大...

  • 文章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殷墟建筑 甲骨坑层 考古发现 董作宾 发掘报告

    乙組有二十一處基址,現在已經知道有兩處與其有關的穴窖發生疑問。其一,是乙三基址與七:H二七;其二,是乙五基址與四:H二二。這兩處穴窖似都與甲骨有關,但甲骨似又未全出自穴窖中。在「殷虛建築遺存」與「甲骨坑層之一」兩著(以下稱兩著)中,由於彼此的重點不同,繁簡各異,故難得其詳,且易生疑問。又由於這兩處穴窖對於該所屬基址的關係非常重大,確有再加說明的必要,分別釋疑於下。一、乙三基址與七:H二七⒈兩著異同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我作「殷虛建築遺存乙三基址時代」的時...

  • 文章殷虛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考古发现 殷墟遗址 李济 遗址地图 石璋如

    2121,壹叁贰的2122,壹叁叁的2123,壹叁肆的2124。它的详细出土情形及时代,可参看民国七十四年(1985)出版的甲骨坑层之一,页70,揷图19;页80、81,图版叁—2;又附图页198,199,200, 201等。这是最可纪念的,首次出土的大龟版。第二次,大龟七版第二次的发现,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十一日,地点是侯家庄南地,坑位是HS:20,大灰坑的东北隅,深度是地面下1.5公尺,数量大龟七版,发现者为石璋如,其经过是:殷虚第九次发掘,已于

  • 文章千唐誌齋——一部石刻唐書的介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千唐志斋 唐代石刻 考古发现 河南文物

    千唐誌齋位於河南省洛陽以西五十公里之新安縣鐵門鎭,是已故黨國元老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之一部分,包括十五孔磚質窰洞,三個天井和一個走廊,爲我國現存墓誌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晉、北魏以來歷代墓誌銘一千四百餘件而聞名,其中尤以唐誌最爲豐富,多達一千一百八十五件;章炳麟先生曾用古篆爲之題額,並在尾部綴有跋語:「新安張伯英,得唐人墓誌千片,因以名齋,屬章炳麟書之」,齋名由來,蓋緣於此。張鈁先生字伯英號友石老人,生前酷愛金石字畫,曾與于右任、章炳麟、康有爲...

  • 文章中原匪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故乡新闻 考古发现 河南春旱 小麦减产

    一、河南掘出古代鳥蛋〔美聯社北平十二日電〕中央「官方新華社」今天報導,考古學家已在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附近的一處新石器時代地點,掘出一枚四千五百年前的完整鳥蛋。這項報導說,這是在中國大陸所發現的第一個這類鳥蛋。比鷄蛋小的這個鳥蛋是在一點四公尺深的地層發現,同時發現的還有同一類的破蛋殼,磨平的石釜和石鏟及瓦罐碎片。這項報導說,考古學家相信,這些發現屬於和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有關的社會的產物。二、三千年古城出土美聯社電:中國大陸三千年前的一座古城遺跡,最近在河南...

  • 文章紀念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考古发现 学术研讨会 安阳 百年纪念

    及其有关史迹…………………王蕴智甲骨金文所见山东古国与商王朝关系——从潍淄流域的考古发现谈起……………孙敬明㈤天文年历研究百年来的殷商历法研究………………………………王蕴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商年代学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王蕴智商代甲骨文中日月食记录的天文学方法研究和统计学分析………………………………彭瓞钧(美国)刘朝阳与殷周天文历法研究………………肖良琼甲骨文五次月食研究的历史回顾…………罗琨殷墟卜辞「□」乃「敦」之初文考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