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罗山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罗山的历史·文化·古蹟·移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罗山历史 罗山人文 罗山地理特征 罗山传说

    一 夏代的罗山中国之有疆域观念,自夏代大禹始。大禹在虞舜时治理洪水,足迹遍及全国,故对山川形势了如指掌。当大禹受禅为皇帝后(约在纪元前二千二百年),即划分疆土为九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辖有今黄河以南大部分土地,而罗山在当时属豫州之域。周代实行封建制度后,罗山为谢国辖地,周宣王七年(纪元前八百二十一年)封申伯于谢,谢国首都在罗山县城西北三十里,狮河西岸,古名谢城,在今之高家店附近。嗣后申伯移建国都于信阳,故信阳又名申,罗山的西门名望申门,即缘于此。二 旧县与

  • 文章豫籍新任財政部長徐立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黃務成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河南罗山 徐立德其人 财政工作目标 细节及做法

    河南地图,好似仙桃的形状,黄河以南豫东、豫西区域汇合成桃形,伸展至黄河北岸的北部及突出于湖北、安徽地带的南边,状似仙桃的左右两瓣叶子,衬托为一幅美丽的图画。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河南古称中州,又为中原。亦为中华民族之发祥地。而位于河南东南部份的几个县,「潢、光、固、息、商」通称为南五县,经常又被人们将光州、罗山两地名连在一起来称呼,所以罗山亦属于南五县范围,它的地理环境,处于大别山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罗山多出佳丽,与水土有密切关系。在科擧时代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