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禹县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禹县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王燦藜 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禹县 地理位置 名字的由来 禹县历史沿革 城池街衢 禹县煤市口

    一、前言禹县地处中原,居全豫之中,滨九逵之衢,在大河以南,长淮之北,西连嵩少,东接陈许,山川绮丽,人物秀美,当四方孔道,为咽喉重地。自有夏肇封,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淸以来,上下三千五百余年,固素所称地大物博,号称名郡,而迄今犹甲东都之盛者,其星纒为房心,其封疆为韩都,其境域胜蹟:则为具茨之高,颍水之深,为拜道之宫,为享神之台,为驺虞之所游,为凤凰之所集。三古以还,英灵所钟,伟人辈出,巢许夙仰,高踪汝颍,固多奇士,若张留候之英风,辛佐

  • 文章禹县地文人文概述(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1期  作者:王燦藜 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1-11-30
    关键字: 河南禹县 土产风物 寨堡林立

    以南一良邑也。七、寨堡禹县溯自明季流寇肆虐,城野榛莾,或有古堡,夷为邱墟。淸嘉庆初,川楚敎匪为乱,宝郏奸民遥应禹民,有筑寨者,卒无寇也。咸丰同治之世,捻匪(系外来客籍之流寇,自名其党曰「捻子」)屡犯四郊,寨堡始多坚壁淸野,寇无所掠,明效大騐。民国既建,山寇(系土著,又名土寇,俗称土匪,又号称「刀客」)蜂起,山寇专避坚攻瑕,出其不意,故寨难守,鄕民仍狃于已往而不知变,今昔异宜,土客异势,境内几无完寨,受祸视若无寨尤烈焉。惟嗣后鄕民为因应当时需要,有寨者多增购

  • 文章禹县地文人文概述(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王燦藜 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禹县群山 境内河流 名胜古迹 典籍记载

    前,故名。上有柿园砦,即金史所谓柿林村。南为黄楡店,金正大九年正月大雪,金将完颜合达、移刺阿蒲、陈和尙、杨沃衍等,与蒙古兵战钧州,溃于三峯,即此处也,时谓三峯之败。十、河流禹县之河流,大小凡四十余道,而以颍水为最大,涌水次之,蓝水又次之,再次暖泉、柳河、捺水、犊水、乌水……皆恒流也。兹就其较大者槪略分述如下:㈠颍水:禹在汉世为颍川名郡,因颍水入自西北,出于东南,贯穿全境,四山之水皆委之,故曰颍川。颍水发源于登封县西少室山,东流过逍遥岭,至白沙鎭而入禹县界后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