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省武陟縣地文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孫子和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武陟县 闸口 物产 古迹 沿革

    里,南岸属荥泽。莲花口、张村渡、南贾渡、虹桥渡、王顺渡。邮电设施,有邮政局及电报局之设。光绪三十年五月始设邮政代办所,民国二年五月改设二等邮局,三年三月降为三等,六年六月复升为二等,十二月开办快信,八年六月开办汇兑,西由大司马及温属之赵堡、沁属之徐堡达于沁阳。电报局系宣统元年河北道石庚禀请河南巡抚奏设,时为三等电局,路线由黄河桥北取道御坝、小庄、南贾、越沁河经马棚,童贯而县城,南通郑县,北接新鄕。六物产方面,据王氏邑志,谷之属曰:稻、大麦、小麦、荞麦、梁、黍、黄

  • 文章南陽玉石招撫崗篦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南阳 玉石 招抚岗 篦子 物产

    提起南陽大家都知道,南陽是中原重鎭,通往四川要道,抗戰期間甚爲繁華,商賈旅客,往來於此。從古到今。南陽都很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春秋時南陽爲申地,見在傳鄭伯克段於鄢篇「初鄭武功娶於申」申卽南陽。三國時諸葛亮隱居就在南陽見古文出師表篇「臣本布衣,躬耕南陽」,現在南陽仍有臥龍崗遺蹟。這且不必說了,單說說南陽玉石,方城—招撫崗箆子吧。壹、南陽玉石:記得民國三十三年農曆五月間我從方城順着公路往南陽走,途經保安,獨樹,盆劉到南陽,從盆劉到南陽約四十里沿途都是買...

  • 文章臨汝縣概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临汝县 沿革 物产 名胜古迹 乡贤

    一、沿革與疆界臨汝位於河南西部,民國前稱汝州,轄魯山、郟縣、寳豐、伊陽縣。上古周時係王畿地,戰國時屬韓國,秦屬三川郡,兩漢、魏晉於其地置梁縣,東魏置北荆州,北周改和周,隋改伊州。自唐改汝州,歷宋、金、元、明、淸,屬邑雖有增損,而名稱相沿如舊。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析州東南境置寳豐縣,西南境置伊陽縣,合舊屬魯山、郟縣領邑共爲四縣。汝州全境自州城東至許州襄城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河南府洛陽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南陽府南召縣界一百四十里,北至河南府登封縣界五十...

  • 文章許昌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6期  作者:李士賢 出版时间:1982-10-03
    关键字: 许昌县 沿革 寨垣 古迹 物产 乡贤 寺庙

    仅靠城墙,与城外铁塔遥望相对。此阁建筑约五丈以上之土冢上,周围是一个大湖,一望无际。阁门向南,用沥靑石舖成石阶,大约有五六十阶。阁内有文昌帝君塑像,平日供人参拜,早晨登阁一望,特别有令人淸新的感觉。捌、物产谷物类:有小麦、大麦、粟、黍、高梁、穄、稻、玉蜀黍、荞麦、御麦、薏苡、脂麻、大麻、麻、菽、黑豆、豆、黄豆、靑豆、花豆、菉豆、蜿豆、藊豆、小豆、豇豆、眉豆、蚕豆。蔬菜类:有葱、韮、芥、蒜、茄、筒蒿、菠菜、白菜、苋、芹、莙荙菜、胡荽、白花菜、芸薹菜、金针

  • 文章鄢陵簡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縣台辦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故乡简介 环境物产 发展迅猛 适宜投资

    虎蹄梅、素心梅更是惹人喜爱。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不顾严寒曾专程来鄢踏雪赏梅,留赠墨宝。鄢陵蜡梅走进了中南海紫光阁,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和美国林肯纪念馆。在中国「二梅」评展中获八项金奖,古桩蜡梅连年夺魁。鄢陵桧柏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我国园艺界独树一帜。昆明世博会上,鄢陵花卉夺得1金、2银、12铜的佳绩,为鄢陵赢得了殊荣。鄢陵四八〇〇多名花工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近万名销售人员活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尤其是在西部开发的大市场中,到处可以看到鄢陵花农的足迹

  • 文章烏魯木齊市歡迎您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吳崙陞 劉榮仁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崭新面貌 物产丰富 发展迅猛 欢迎投资

    烏魯本齊市位於天山中段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它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的紐,它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轄7區1縣,總面積達一二、〇〇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規劃區面積一、六〇〇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八七平方公里,擁有漢族、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四十七個民族,總人口二〇八·二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二四.六%。烏魯木齊,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作爲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鎭,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譜寫過輝煌的篇章。唐貞觀二二年(公元四...

  • 文章滎陽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蔣荆斧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荥阳 行政区划 沿革 物产 山川

    八区第一区:西临汜水—含县城 第二区 西临汜水北河阴第三区:在县境内部 第四区 北临荥泽东郑县第五区:东临郑县南密县 第六区 南临密县第七区:西临汜水县 第八区 西临汜水县区以下行政基层单位划分鄕、鎭、村、里、邻。每区设公立完全小学一所『私立完全小学各区多寡不一』每鄕鎭设国民小学一所『设二所以上者亦不少』各中等学校抗日沦陷时停办,胜利后来复旧观从略。五、物产:㈠农林产物:小麦、大麦、荞麦、小米(谷子)稻子、瓜子、高梁、玉米(包谷)、芝蔴、黄豆、绿豆、豇豆

  • 文章林縣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宋浵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林县 沿革 山川 物产 乡贤 名胜古迹

    一、沿革林縣古名隆慮,因境內太行主峯隆慮山得名。夏周春秋時屬冀州衞晉三地,戰國時爲韓隆慮邑兼屬趙魏,秦屬邯鄲郡,爲蘇秦合諸侯結盟處。漢置隆慮縣屬河內郡,東漢殤帝延平元年以帝諱改爲林慮,割屬魏郡。後經三國,西晉,東晉,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北魏均有改隸。至孝莊帝永安元年置林慮郡,屬相州。東魏析置臨淇縣,隋文帝析置淇陽縣,改置巖州。煬帝廢州併臨淇,淇陽入林慮屬魏郡,唐復置巖州,旋州廢改屬相州,至金升爲林州屬河西北路彰德府。興定三年析安陽水冶村爲輔巖縣屬林州...

  • 文章舞陽—我懷念中的家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孟昭瓚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舞阳县 樊哙 地形地貌 物产 教育

    河南同鄕會長楊庭芳兄函囑親自撰寫我縣沿革一文,俾使下代同鄕子弟,知曉老家概況,尋根追遠,用意甚佳。可惜我不是攻讀歷史的學者,又無現成的資料在手,寫作相當於縣誌的文章,舛誤之處深恐遺下代以笑柄,故以懷念故鄕體材寫出,有關人名地名等難免錯誤,如此可以得到有識者的諒解。舞陽縣之得名應在漢朝以前,因爲輔佐劉邦的開國元勳樊噲,即被封爲舞陽侯。樊噲的墓就在舞陽城正北約四十華里之樊官堂,我曾親往瞻仰,廟宇宏敞,香火甚盛。舞陽縣城設在舞水以北約三里處,故曰舞陽。縣境在鄰...

  • 文章南召縣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高森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南召县 县城 八大景 古迹 物产

    南召,遠者無可稽,春秋屬楚戰國屬韓秦,置南陽郡內,爲雉,漢稱雉城,南北朝爲雉陽,郡置向城縣,隋開皇改爲淯陽郡,唐置淯州,宋金元皆劃入南陽縣,順治十六年南陽縣設鴉路司管理南召,雍正五年分府分治之後,於十二年自南陽縣分出,設南召縣,並設縣官職。南召城墻建於明成化十二年,城周圍三里十四步,高二丈,寬一丈六尺,墻外溝池深一丈七尺,濶二丈,共有城門三,東曰東興門,南曰博望門,西曰永豐門,城門上建門樓。正德十三年知縣彭倫增建八角樓四棟,嘉靖甲午知縣馮鮫重修城門,並增...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