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文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開封相國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張劍華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开封历史 相国寺 河南文化

    检视旧日剪报资料,发现有署名「炳炎」先生所写「大相国寺今昔」一文,对开封相国寺以往环境递变情形。记述颇详,民国以后情形则祇有简单几句话,且语焉欠详,所谓「今」「昔」之记,似不成对比。惟对大相国寺往昔繁华情形,以及变迁沿革的描述,却属难得资料,为公诸中原文献读者同好,特将炳炎先生撰写原文抄录如下:开封汴梁,在今日看来,不过是河南的省会,一个普通的城市。但在北宋时代,一提到东京汴梁,便是「文明帝都」,有如水浒传所描写:「入得城来,但见千门万户,纷纷朱翠交辉

  • 文章漫談中原喜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河南文化 喜鹊 民间习俗

    喜鵲是我大陸各省最常見的禽鳥。尤以氣候乾燥的黃河流域中原一帶最爲普遍,也是到處受人歡迎的好鳥。它的「芳名」充滿喜氣;儀表淸新雅潔;性情純良祥和;鳴聲嘹亮悅耳。尤其它舒展「歌喉」,連續向人「歌唱」時,人們還會意味着是將有喜事的預兆,不勝「鵲喜」呢?喜鵲一名烏鵲,簡稱鵲,屬鳴禽類。據台灣志云:「本省無喜鵲」。體形似鶯而略大,高五六寸,身長一尺四五。尾特長,幾與其身相埓,故俗名「馬尾鵲」。嘴長頭黑。背有靑紫色光澤,肩頸腹色均純白,羽翼黑白相間,全身黑白分明,絢...

  • 文章鄧縣的民俗與物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邓县民俗 河南文化 社会习俗 人物回忆

    鸡、多鹁鸽、多鹌鹑、有鹊、有鸳鸯、有鸠、有鹤鸽、有莺。兽之属;有骡、驴、马、牛、羊、犬、豕、兔。鳞之属;有鲤、有鲫、有鲢、有鲇、有蛇。虫之属;多蝉、多蝎、多螳螂、多蟋蟀、有蜂、有蛙、有萤、有蚕。货之属;有麻、有棉花、有蓝靛、有红花、有菸叶其中以出产菸叶,遐迩闻名,所谓「均邓名烟」,即指湖北之均县,河南之邓县,且产量最丰,味极醇厚,故外商多往洽购,销路达于河口、襄樊及汉口,对于邓县经济之调济,大有裨益。

  • 文章開封新公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开封名胜 开封公园 《清明上河图》 河南文化

    河南省开封城的西北隅,新建了一座大型公园,以宋代张择端精绘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清明上河图」,原依东京汴梁为背景,以工笔彩绘而成的城乡市井建筑,以及士农工商人物活动游艺的大观园,因之,公园内之各种构思擘划与仿摹筑造,举凡城门楼、虹桥、街景、茶肆、酒楼、民俗杂耍等,几乎皆是原画之重现。该园为博取游客一粲,有一重显节目:王老虎的女儿——王府千金小姐抛绣球的游戏,大批游客为好奇的等待眺望绣楼上王府千金,个个勇往前「挤」,翘首企盼,好像真的要去招亲。不过,当

  • 文章中国文化在黄河、黄河文化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河南 文化 母亲河 水利 旅游

    在大陆一片筹设经济特区声中,文化特区之设置,尙属少见,河南省郑州市北郊,黄河之滨,被辟为「黄河文化特区」,自有其历史背景与渊源。黄河为中国文化发源地,人人皆知,但是黄河流经九省,全长五千九百六十公里,学者们把它区分为五大文化中心,一、甘肃兰州的丝绸之路,二、山西的五台山与云冈石窟,三、西安的半坡村与兵马俑,四、河南的郑汴洛古都,五、山东的孔庙与泰山。观此五大文化中心,最足以代表中国文化中心,也就是黄河文化中心,应该是非河南的郑汴洛莫属。因为这个地区才眞

  • 文章奇人奇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閔鋒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李公涛 翰园碑林 河南乡贤 文化传承

    古人云:家齐而后国治开封东郊范庄有一处闻名海内外的农村小院,院里花木葱郁,修竹青翠,一丈多高的玲珑假山矗立在一池清水中,「山」上悬泉飞瀑,景色宜人。在长廊缠绕的门扉上,雕刻着著名书法家牛光甫写的「翰园」二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小院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主人是名闻遐迩的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李公涛,他被人们誉为当代「文化愚公」,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十年来,李公涛全家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自筹资金,带领全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 文章裝點此關山 明朝更好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校庆 碑林 石刻 文化艺术 李公涛

    建造一座假山,外表是山的造型,内部是高档次宾馆。参照苏州园林和上海豫园、大观园,分设八组独具风格的小庭院,小景观,用来专门接待来碑林参观访问的海内外人士。李公涛先生,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开封这座富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增光添彩,带领全家子孙倾其所有,以愚公移山之精神,创建中华翰园碑林。他感人至深的事蹟,激起了河南旅台鄕亲的热情赞誉;他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赢得了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鼎力资助;他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高风亮节,令人由衷感动!听了李公涛先生阐述了中国

  • 文章河南省运台古物现况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閻振興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河南文物 台湾文物 中原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为我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代所遗古物既多,地下蕴藏尤为丰富,历年出土文物多系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之硏究,弥足珍贵。以甲骨而言,安阳殷墟,发掘最早,出土亦多;铜器,多为我国之重宝;陶器、玉器、编罄等,河南省立博物馆藏品最多,誉满全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由河南辗转运至汉口,继运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内战乱未已

  • 文章(专载)河南省古物运台交由国立历史博物馆保管及监护经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00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8-10-03
    关键字: 庞靖宇 文化古物 历史博物馆 河南同乡会

    一、河南省博物馆古物运台经过:在民国廿六年七七抗战开始,政府为保存文化古物,特将河南博物馆之古物,运到四川重庆保管。迨至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央政府还都南京,我河南参议会请求教育部将古物运送河南,后因战争未止,一再稽延。立法委员杨一峰、国大代表叶祖灏有见于政局日趣迁重向教育部请求将河南古物运台保管当时教育部长杭立武正准备随政府撤离重庆时,临时获我河南古物尙存在重庆近郊柏溪的防空洞内,情势迫切杬部长当面请北二蒋总裁,授空军飞机两架抢运三十箱古物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遗产简摘(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河南省 文化遗产 古墓葬 遗址 墓群

    上篇:前言。一、引言和序言。二、古建筑简录(一)至(十八),见四十五卷第二期,四十四至五十五页。(十九)至(二十一)中篇:见四十五卷第三期,三十三至三十四页。三、石窟及石刻简录(一)至(十五),见三十四至三十九页。四、古遗产简摘(一)至(五),见三十九至四十三页。(六)渑池——仰韶村遗址:面积三十万平方公尺,文化堆积厚四公尺,石器有斧、锛、刀、镞、环。骨器有针、锥。陶器有鼎、鬲、盆、豆、罐、钵、尖底瓶,是新石器时遗址。西元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一年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