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殷墟发掘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阳殷墟发掘的主将—李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健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李济 安阳殷墟 殷墟发掘 考古学家 甲骨文

    李济(一八九六—一九七九)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前殷墟发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李济,字受之,后改济之。一八九六年六月二日生于湖北钟祥县。一九〇七年随父到北京读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夕,李济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在清华念了将近八年,一九一八年官费留学美国。李济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社会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一九二〇年转入哈佛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以《中国民族的形成》一文获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李济回国,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担任

  • 文章考古學與甲骨學研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一曼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考古学 殷墟发掘 分期断代 研究领域 甲骨文

    殷墟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遗物,出土了30000多片刻辞甲骨,证明了这里确是盘庚迁殷至帝辛亡国,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的晚商都城。殷墟发掘,是第一次由我国学术机构独立进行的发掘殷墟发掘标志著近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殷墟发掘,不但发现了大量时代明确的商代后期遗迹遗物,而且在后冈还发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文化三种文化层的叠压关系,解决了中原文化三种骨文化的相对年代。因此,殷墟遗址可以作为考古学上断代标尺。殷墟发掘,发现的遗迹现象非常复杂,考古工作者

  • 文章安陽是我國第一個古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胡厚宣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殷墟发掘 甲骨文 殷商文化 古都安阳 国际研讨会

    的学科。殷墟发掘,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迄今已有五十九年。解放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的十年中,共发掘了十五次。十二次在小屯村都城中心区,三次在侯家庄、西北岗王陵区,另外在洹河两岸属于殷墟范围的十二处遗址,也都进行了发掘。解放后,中国科学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考古研究所,考古所在安阳殷墟建立了工作站,几十年来,几乎年年都有发掘。在殷墟范围内的一二十个地点,进行了重要的发掘二三十次。另外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和安阳市博物馆,也作了一些

  • 文章殷墟考古队 要让商都复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古代都城遗址 考古发掘 安阳 殷墟 殷墟博物苑

    河南安阳遍搜寻有宫殿有民居还发现当时的高速公路河南安阳殷墟考古队近百名专业人员和数百名工人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考古发掘,最终目标是还原三千多年前商代王室及都城百姓生活原貌。迄今,考古人员已在殷墟发掘七十五年,逐步揭开殷墟神秘面纱,但伴随新的发现有更多疑问待专家破解。新华社说,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古代都城遗址。包括何毓灵在内的近百名专业人员和工人们将在五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搜寻这座龙大商代都城的蛛丝马迹。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王巍说

  • 文章殷虛建築遺存李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田野工作 殷墟建筑 考古发掘 石璋如 甲骨文

    对于小屯地面下的情形逐渐的认识,可以说是殷虚发掘团在安阳田野工作的成绩中,最値得称述的部份。根据这些新知识—尤其是版筑的发现—我们:⑴对于华北的田野考古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指标;⑵对于中国建筑早期的发展,得了若干基本的认识;⑶对于小屯出土的器物,有了一种断代的标准;⑷发现了殷商时代的墓葬区。这些新的发现更供给了从事田野考古的学人们一种追求新工作的力量。这些新知识不是侥幸得来的,读了石璋如先生这本报告,可以充份地意识到,它们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这虽是一件极端

  • 文章殷墟建筑遗存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殷墟建筑遗存 考古发掘 史地考察团 殷代基址 李济

    兴奋一阵,但比单纯的发掘穴窖或墓葬更为烦难。研究基址固然要靠完备的科学纪录,而更重要的须在田野有一个通体的观察。它不像器物,可以运回家去随时观察,又不像兽骨,在兽体上有固定的部位。因为它是现象,随时都有变化,铲蹶下去,堆土运走,便不能再事观察了。我自从民国二十年参加安阳殷墟发掘之后,到二十六年殷墟第十五次发掘为止,始终没有离开安阳田野的冈位,于是济之先生便命我来作殷虚考古报吿的建筑遗存篇。基址是构成小屯文化层的主要骨干,为遗迹遗物判年断代的重要关键,我明知

  • 文章殷墟之外,商代甲骨文再现天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孫浩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殷墟 甲骨文 考古发掘 研讨会 大辛庄遗址

    安阳本报讯这些天,济南市王舍镇大新庄的村民发现地里来了一批奇怪的人,他们只「翻土」、不撒种,挖出些「碎瓦片子」便兴奋得不得了。村民们不知道,这是考古队正在这里发掘大辛庄遗址,「碎瓦片子」就是世界上在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刻有甲骨文的商代卜甲。发现甲古文对考古队来说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大辛庄遗址于一九三六年首次发现,上世纪五〇年代和八〇年代先后进行过三次发掘工作其中一九八四年发掘了八〇〇多平方米,出土青铜器几十件、陶器上百件、房址几十座,都没有发现甲古文。这次

  • 文章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殷墟建筑 甲骨坑层 考古发现 董作宾 发掘报告

    的时候,把B四六坑中的七:H二七部分,放在乙三基址之下的东北隅,即基下穴(原书插图二三·一一七),出土甲骨的编号为四·〇·〇〇六九六,好像把第四次出土的甲骨而记入第七次发现的穴窖中(原书,表一二七),其实那是两回事,由于两者都与乙三基址有关,因此把有关的现象汇为一处,当时只记了上列的一片字甲,尙未标出时期。民国七十四年(一九八五)我作「甲骨坑层之一」的时候,系按发掘的次第敍述。由于B四六为第四次发掘的探坑,故仅述第四次所发掘的事情。该坑掘至〇·七〇公尺时,东部

  • 文章殷虛考古尋找商族族群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考古发掘 墓葬 殷墟 殷商 族群聚居区

    大陆多家考古机构联合 一年内将发掘五万平方公尺研究古人生活【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中国最大规模的殷墟考古发掘行动,最近在河南安阳殷墟西区展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多家考古硏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将在一年内发掘五万平方公尺,无论发掘面积、参加人数,都是殷墟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华社报导,安阳殷墟做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一直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心目中的圣地殷墟西区考古工地位于洹水南岸,隔河而望就是殷墟王陵区,发掘地东距殷墟小屯

  • 文章胡厚宣先生与侯家庄一〇〇四大墓发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胡厚宣 殷墟 侯家庄 考古发掘 工作站

    四堂加一宣」,「一宣胜四堂」,这是厚宣先生在昆明时常说的豪语!后来,果然,他的大名并列四堂,而且某些部分的贡献甚至超过四堂之上。因此大家都知道胡厚宣先生是甲骨学专家,殷商史权威,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而不知道胡先生也是一位考古学家,曾参加过殷墟发掘鼎盛时期的发掘工作。本文专简介胡厚宣先生对于发掘工作的贡献。一九三四年夏,厚宣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傅孟眞先生以拔尖主义把他延揽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安阳殷墟发掘团。厚宣先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