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殷墟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墟考古队 要让商都复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古代都城遗址 考古发掘 安阳 殷墟 殷墟博物苑

    河南安阳遍搜寻有宫殿有民居还发现当时的高速公路河南安阳殷墟考古队近百名专业人员和数百名工人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考古发掘,最终目标是还原三千多年前商代王室及都城百姓生活原貌。迄今,考古人员已在殷墟发掘七十五年,逐步揭开殷墟神秘面纱,但伴随新的发现有更多疑问待专家破解。新华社说,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古代都城遗址。包括何毓灵在内的近百名专业人员和工人们将在五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搜寻这座龙大商代都城的蛛丝马迹。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王巍说

  • 文章安阳殷墟发掘的主将—李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健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李济 安阳殷墟 殷墟发掘 考古学家 甲骨文

    李济(一八九六—一九七九)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前殷墟发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李济,字受之,后改济之。一八九六年六月二日生于湖北钟祥县。一九〇七年随父到北京读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夕,李济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在清华念了将近八年,一九一八年官费留学美国。李济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社会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一九二〇年转入哈佛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以《中国民族的形成》一文获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李济回国,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担任

  • 文章殷墟的两种珍贵遗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殷墟 遗迹 演讲报告 花土 皮鼓

    中华民国六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在中原文献社六十九年度社务会议讲词诸位先生:我是从事殷墟发掘工作的人,来报告一点有关殷墟发掘的事。从民国十七年到二十六年,殷墟发掘了十年,在这十年之间发掘过十五次,发掘了十二个地方。出土的器物很多,就质地来说:有陶器,有石器,有玉器,有骨器,有牙器,有角器,有蚌器,有金页,有铜器,有铜笵,还有甲骨等十多种。这些器物造型的优美,技术的高超,眞是令人惊讶!在没有看到它们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殷人会有这样高的文化水准。这些器物都是有形

  • 文章安陽市五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安阳 遗址 殷墟 羑里 灵泉 唐塔 古迹

    遭斫,旧迹未修,石桥成水泥路,风景已不如前,返鄕探亲以后,依据携台安阳画刊,改叙述以下五景:一、殷墟古都商朝古都,位于安阳城西北小屯村,面积二十四平方公里,公元前一四〇一年,商盘庚帝迁都于此,世称「北蒙」,也称「殷」。直至帝辛(纣)失国,共二七三年为商首都。周灭殷商后,大肆破坏,渐趋荒芜,经三千三百年后,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始发现甲骨文于安阳,后人改称小屯村为殷墟。清国子祭酒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甲骨)上有文字。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刘鹗出版

  • 文章河南古都考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殷墟古都 中国古都学会 姬昌 姬发 伏羲

    禹县)。太甲悔改,伊尹迎太甲返西亳。商代迁都之役,为数甚多。成汤十传至于仲丁(六世)。仲丁自西亳迁嚣,史记称嚣应作敖,即敖山,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北。仲丁再传至河亶甲,由嚣迁都于相,相即河南安阳,古称相州,安阳古蹟有河亶甲城,并有殷墟。子祖乙嗣位自相迁耿(山西河津县)。九年,耿为河水所圮,乃迁都于邢(河北邢台县)。祖乙四传至于南庚,又迁都于奄,即奄国之地,在今山东曲阜县。南庚再传于盘庚,初居奄,嗣渡河迁都于北亳,亦称蒙亳或景亳。殷有三亳,一曰南亳,今河南商邱县

  • 文章殷墟的两种珍贵遗蹟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安阳 殷墟 花土 皮鼓 考古技术

    诸位先生:我是从事殷墟发掘工作的人,来报告一点有关殷墟发掘的事。从民国十七年到二十六年,殷墟发掘了十年,在这十年之间发掘过十五次,发掘了十二个地方。出土的器物很多,就质地来说:有陶器,有石器,有玉器,有骨器,有牙器,有角器,有蚌器,有金页,有铜器,有铜笵,还有甲骨等十多种。这些器物造型的优美,技术的高超,眞是令人惊讶!在没有看到它们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殷人会有这样高的文化水准。这些器物都是有形可见而且可以拿到手上欣赏,只要有机会去参观,都可以看到。今天

  • 文章殷墟——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靳綏東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殷墟 出土器物 青铜器 甲骨文

    工程专家们,历经五年之苦,集中了两百余位专家学人的智慧,动用了历史、考古、碳十四测年以及天文在内的全部科技手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年表。由此,我们可以面对全世界骄傲地说,商代在安阳建都,迄今已经三三〇六年了!就在新世纪的曙光刚刚出现之时,由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们,在殷墟的东北方向,探明了一座面积达四七〇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仅一号基址,长度就达一七〇余米,面积达一·六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

  • 文章安陽古今歷史資料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安阳殷墟 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 纪念币 殷墟博物苑

    编印安阳文献年刊。经推定张金鉴为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润书为发行人,张明文为社长,高安泽为主编,段清新、赵子昌为副主编,杜德和为经理,孙生宝为副经理。并推请台端为社务委员,谨此奉闻,敬祈惠允为祷。此致先生安阳文献社中华民国七十三年九月十日(中秋节)本社通讯处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北路四段四九一号三楼五、安阳古老新发现安阳殷墟又发现两百多片甲骨首见商代铜块、罕见木块、一副蚌饰项链和骨制蛙首刻刀【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

  • 文章(故鄉風情)安陽市五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灵泉石塔 清凉唐塔 殷墟古都 美里遗址

    遭砍,旧迹未修,石桥成水泥路,风景已不如前,返乡探亲以后,依据携台安阳尽刊,改叙述以下五景:一、殷墟古都商朝古都,位于安阳城西北小屯村,面积二十四平方公里,公元前一四〇一年,商盘庚帝迁都于此,世称「北蒙」,也称「殷」。直至帝辛(纣)失国,共二七三年为商首都。周灭殷商后,大肆破坏,渐趋荒芜,经三千三百年后,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始发现甲骨文于安阳,后人改称小屯村为殷墟。清国子祭酒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甲骨)上有文字。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刘鹗出版

  • 文章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二十四岁,入开封育才馆,跟从时经训先生学「商简」(即甲骨文),这是他接触甲骨文的开始。民国十二年,入北京大学硏究所国学门肄业。十四至十五年,先后任敎于福建协和大学及河南中州大学,嗣后受广州中山大学副敎授之聘,于是和傅孟眞(斯年)先生相识。十七年,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成立筹备处,聘先生为通讯员,往安阳调查甲骨出土的情形。这年秋天,历史语言硏究所正式成立,改聘先生为编辑员,主持史语所第一次在殷墟的发掘工作,得有字甲骨七百多片。从本年起,到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前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