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概况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鄢陵縣河川槪況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河川 概况

  • 文章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 概况 景点介绍

    「莫道瑤池美,仙境在此間」。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嵩縣西北部王莽寨林場境內,距古都洛陽九十八公里,是洛陽南線最近的一個生態旅遊區。景區觀賞面積四萬畝,森林覆蓋率九八·五七%,其中棲息和生長著野生動物一八四種,植物一八〇〇餘種,主峰王莽寨海拔一八六〇米,年均降水量八一二毫米,年最高氣溫廿八℃。景區山靜如眠、綠蔭如蓋、水清如濾、石潔如洗,是豫西地區風格獨具的生態旅遊勝地。天池景區高山天池,海拔一六三〇米、水面一一〇〇〇平方米,平均水深五米,是我國繼長白山...

  • 文章鎮平史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镇平历史 史料研究 镇平概况

    笔者籍隶河南鎭平。近年退休赋闲,有时阅读文史古籍,以及乡友抄寄县志资料等。对我县过去的人文史蹟,获致进一步之认识。乃不揣浅陋,撰述本篇,敬请乡贤先进惠予指教。鎭平是河南西南部的一个农业小县,以盛产丝绸及玉彫工艺闻名。位于南阳盆地西侧,伏牛山南麓。北起五垛山[1]与南召毗连,南至黑龙集与邓县接壤,西自界牌与内乡相接,东滨潦河与南阳为邻。全县地势北高南低,逐渐倾斜,形成山区、丘陵、平原之梯形分布。其间,在严陵河、赵河(古涅水、[2])、潦河三水系贯穿之。县境

  • 文章中原名剎——普嚴禪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 馮金聲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普严禅寺 轶闻野史 寺庙概况 修建历史

    河南省方城縣,城東南二十公里處,有山名大主山,西北東南走向,海拔594米。這裏群峰挺秀,層巒疊嶂,在四面環山峽谷中的一片土地上建有名剎—普嚴禪寺。一千多年來,該寺成爲大乘佛教臨濟正宗傳宗說法的道場。故又以教名山稱大乘山。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日本國佛教界一行三十七人考察團,曾慕名來寺參觀,由此足證該寺歷史淵源之深和享譽範圍之廣。據考,普嚴禪寺建於佛教盛行的唐憲宗元和年間,由南岳懷讓之曾孫禪師來此傳經布道,成爲該寺宣揚大乘佛教普渡衆生的一代祖師。爾後,相繼有含...

  • 文章嵩山會善寺之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会善寺 寺院概况 建造历史 寺内建学校

    嵩山太室釋翠峰南麓,有一座會善寺,規模甚大,而且完整。有山門、雙獅、照壁、寶殿、月台、大佛、巨鐘、磚塔、古碑、戒壇、齋堂、龍泉…等,並有房舍四十多間。大雄殿很雄偉,是元代遺物,爲歇山式建築,樓背獸吻,飛檐流金,彩磚琉璃筒瓦。斗拱構件,粗大樸實,彫樑畫棟,精緻華麗。古老的八角形三層磚塔,相傳爲唐玄宗天寶五年(公元七四六)所建,亦有清代建造的三級六角形琉璃頂塔及四角形磚塔等。寺前有翠綠的苗圃,後有蒼鬱的柏林,院内有高大的銀杏,兩旁有泉溪奔流。一擁水抱,環境雅...

  • 文章伊川縣現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伊川县概况 河南名县 乡县建设

    伊川縣創建於民國二十一年,距今(民國八十年)已將六十載矣。其地在歷史上雖曾建立過新城(漢)、伊闕(隋)、堙陽(北魏)以及自由、平等(民國十六年建治)等縣,但均爲時不久,而長分屬於其周圍各縣:洛陽、宜陽、嵩縣、汝陽、臨汝、登封。茲値其建縣六十周年前夕,謹將其現況略述於次,以慶祝其「春秋長不老,花甲喜重開」。一、地理環境本縣位於北緯34。13至34。33與東經112。12至112。40之間,總面積1036平方公里,共有559,867人。北臨洛陽,西接宜陽,南銜嵩縣,東連登封,東北與偃師...

  • 文章梁惠王墓及其中原霸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杜本禮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梁惠王墓 魏惠王生平 墓葬概况 中原称霸

    梁惠王即魏惠王,是戰國時代魏國國君,因他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史稱梁惠王。梁惠王在歷史上的名望與孟子有關,公元前三二〇年,孟子游大梁,曾與惠王討論治國之道,孟子向惠王闡發了他的「仁政」學說,此事以「梁惠王」爲題目列入《孟子》一書第一章,從而名揚千古。梁惠王墓在今開封市西面約廿五公里處(今屬河南中牟縣),據清代《祥符縣志》記載:「梁王墓在縣西八角保,高三丈,廣百餘步,世稱陵,鄉又曰梁固,即梁惠王塚。」而《中牟縣志》則云:「梁惠王墓在縣東三十里,韓莊西南一...

  • 文章河南古蹟研究会工作概况与龙亭古物展览纪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河南省 古迹研究会 工作概况 龙亭古物展览

    情形龙亭在此春光明之际,本为省垣士女荟集之所,适此空前未有之民族文化展览,更为名蹟生色不少,连日观众极为踊跃,附近各县学者专家多来观赏考证,甚有远自商邱、许昌、郑州、洛阳、安阳等地,专程而来者,这些在外行眼中不屑一顾的破铜、烂瓦、碎骨、坏甲,展出能以如此轰动,对河南人士之爱护先民遗物与重视民族文化可见一斑。摘录后记这篇报导,距今虽已四十余年,以其生动文笔,对河南者政府、敎育厅、地方人士爱护古物重视先民文化遗产,及河南古蹟硏究会之成立、编组、工作概况、发掘情形

  • 文章哀邙山古墓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邙山墓群 盗墓 建博物馆 帝陵概况 历史故事

    巍巍邙山,近在咫尺;邙山古墓,故事無數。

  • 文章安陽的地理與人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安阳 地理概况 历史人物 名胜古迹 自然风景

    國者鄕之積。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可視之爲鄕土觀念的擴大和延伸。人有家鄕,物有本源。「不忘本」乃是人生正誼之一。孝父母,懷故鄕,愛國家就是「不忘本」的表現。値此大陸變色,海隅寄形,瞻念前程,追憶往事,不禁百感交集,鄕思重重。西望中原,極目鄕關何處似,白雲依依無盡時。人生不能忘本,飮水應當思源,玆特將原籍安陽的地理與人文,扼要記述,聊慰鄕思,並抒愛鄕心情。一、地理槪况——我的原籍是河南省安陽縣。在過去的歲月中,於此地生活得最久,雖然我在外處居住的時間亦不短,但...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