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中原文献的新发现——嵩山是古代的观光胜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嵩山 《中原文献》 河南 观光胜地

    一 何以消炎夏溽暑凌人,活动维艰;惟有阅读全部中原文献(自创刋号至七卷八期),沉思于字里行间,可忘却环绕的暑气。经过一再翻阅,内容约略统计一下,除各县地文人文外,属于古蹟名胜者,以描写中岳嵩山的为最多,其次乃是龙门;桐柏山虽祇有一篇,但吕佛庭先生以半僧之眼光、艺术家之手法,写来绘影绘形,读其文如游其境,令人神往(文见二卷九、十期)。因此,乃集中目标,反复阅览有关嵩山文章;从而得到整体认识,有此透澈了解,不禁欣喜!纵是亲临其地,也不见得能够逛遍全山。读献

  • 文章故鄕甲骨文化交流紀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献集成 甲骨文 殷墟 文化交流 甲骨学

    一、《甲骨文献集成》部份专家学者发言摘要二、《甲骨文书法艺术大观序》 段长山三、学者友朋自故鄕来 高安泽四、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宇信先生来函五、妇好震撼 郑至惠《甲骨文献集成》——部份专家学者发言摘要张文彬(国家文物局局长):《甲骨文献集成》与此前的《甲骨文合集》是姊妹篇,两者一个集录研究材料,一个集录研究成果,相为表里,为甲骨学研究提供了基本齐备的研究资料,必将促进甲骨学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这是学科建设的一个进步,也是甲骨学界以至整个学术界的大事,我代表

  • 文章安陽鄉親活動紀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周易讨论会 收支记录 珍珠泉 来台探亲

    一、安阳文献感谢捐助的众乡亲在台近二十五年来,先是编印《安阳县志》,接着编辑《安阳文献》年刊,得到众多鄕亲捐款和赐稿,想起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鄕亲们捐钱给安阳文献,实受恩惠很多,安泽特别谢谢众鄕亲。最感谢的是某鄕亲,十年前一次捐十万元,后来又捐一万元,每年最少捐一千元。来台的女鄕亲们,虽有几位夫婿是同鄕,可多数嫁外鄕人,但每位都有捐助,而且金额不少,移美、加的安阳鄕亲也不忘寄款来。去年文献社存款感到困穷

  • 文章洛陽建都及州郡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洛阳市 建都历史 州郡沿革 行政规划 历史文献

    唐虞夏商时代唐、虞、夏、商四朝,洛阳属豫州,文献多不可考,惟夏禹王治水,在洛阳附近所凿四口,最为可征。其次第、当是先邙山、次紫罗、再次大谷(水泉),最后为伊阙(龙门)。不如此,将是事倍而功半。又皆在山之最薄处施工,足证其勘测观察的精确详实。(此尽经过多次勘验与硏考,与疑古和假设不同)。东西周时代武王克商,作邑于镐京,以王业所由起,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将营成周于洛邑而未果。至成王七年(壬辰),二月,使召公奭至洛相宅,三月周公旦莅洛,与工筑造王城,谓之东都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参加总统勋业曁中原文献展覧提供展品目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总统勋业暨中原文献展览 河南文物 展品名录

    甲類:王東白先生複製乙類:本館複製丙類:圖片

  • 文章洛陽出土正始三體石經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三体石经 史料考证 出土文献 历史记载

    「洛陽先後出土正始三體石經記」,是王師宏先生於民國十二年十二月爲文,詳述出土之經過,幷拓請於章太炎先生考校,始爲世人知石經始末。其文略以「光緖乙末三月初七日洛陽白馬寺人劉克明,爲村南龍虎灘黃占鰲刻名章,携有六書通,黃披視謂字形奇石。余牛舍瓦礫中,有殘石一角,刻文與此相類。偕劉往質,劉知石爲異物,取習字紙以淡墨摹之,粗識爲蔡中郞遺迹也。拓本流傳,邑人知有三體石經矣。「民國十二年二月,又聞洛陽碑商郭玉堂言石經出土事,傳係鄕人朱姓等掘地得石,修廣約三尺許,又一...

  • 文章思鄉瑣記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9期  作者:李恩普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故乡沿革 鄢陵花卉 历史古迹 文献记载 思念故乡

    我是鄢陵人,但對「鄢陵」的淵源卻知之甚少。最早是讀《古文觀止》開篇《鄭伯克段于鄢》,得知鄢陵建制久遠。上中學時又知道「鄢陵」古稱「安陵」。僅此而已!後來翻閱史書及《鄢陵縣志》,始知早在西周武王初(約公元前一〇二七年),周武王封嬗姓人於于鄶(今新鄭),別封于鄢,即爲鄢國。由此推算,我縣建制已有三〇三〇年古老歷史,比蘇州要早五百年。至春秋周平王二年(公元前七六九年)鄭武公滅鄢,廢國爲邑,改稱「鄢陵」,屬鄭,才出現完整『鄢陵』二字。至戰國元王元年(公元前四七五...

  • 文章鄢陵三絕碑散記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高兆中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三绝碑来历 文献记载 《鄢陵县志》 私人收藏

    一何謂鄢陵三絕碑:緣何名爲三絕碑?歐陽修的文章、蘇軾的書法、文彭摹勒上石的《醉翁亭記》石刻,是人們公認的三絕碑,緣何名爲三絕,這是因爲:歐陽修,辭海稱:「修博通群書,詩文兼韓愈及李、杜之長,爲一代文宗。」他的《醉翁亭記》更是婦孺皆知的名篇,此一絕也。蘇軾,辭海謂:「爲文涵揮奔放,詩亦淸疏巂逸,又善書,兼工畫。」世稱蘇、黃、米、蔡,書居宋四家之首,所書醉翁亭記,係楷、行與草三體兼用,信手揮洒,更爲難得,此二絕也。文彭、辭海說他是詩書畫家文徵明長子,「工詩文...

  • 文章安陽居台人與事報告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新春联谊 殷墟遗址 文学研究 安阳文献 收支记录

    电子资料库强调完整的收录,而非取样式的撷取,内容涵括字词典、参考文献库、铜器资料库三大部份,凡是研究青铜器及铭文所需的相关资料皆收入,例如器物的图像材料便求其他多样,各种不同角度、局部影像或X光片皆在其中。参考文献的部份则包含分类搜寻及关健字的搜寻。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则与香港大学合作,即将完成「甲骨文合集」释文的电子版。内容包含「甲骨文合集」中收入的四万多片甲骨文上的近百万字卜辞,以及这些古代文字的释文,输入电脑后让现代人也看得懂甲骨文。社科院另外筹设

  • 文章安阳文献二十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甲骨文 同乡捐助 文化交流 城市历史

    文献已延长四年到二十六年。又指示先调査在台安阳鄕亲。段清新和先夫韩惠,认识来台人士最多,又请张明文博士教授、张润书教授等人,提供在台公教军商界人士,草拟名单后,高安泽本于史实,将同鄕姓名、住址、电话列印县志(二)之后,有人闻知此事,怕资料外漏立刻通知取掉,但也有人加上成年子女等人。县志未印成前,捐助人有张金鉴一万元,张润书、张明文、杜德和、段清新、高安泽、姬广华等各二千元,孙生宝一千元。在台影印《安阳县志》(一)二)计一八八八页图十二张,于民国七十一年七月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