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怀念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城縣簡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郾城历史 故乡怀念 城市沿革

    一 地理位置郾城縣南連西平,北隣臨潁,東至西華,西臨襄城(卽襄縣),西南臨舞陽,東南臨上蔡。二 命名由來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㈠郾城卽古之召陵,春秋時屬楚地,秦、漢置郾縣,晉改曰邵陵,隋廢邵陵改爲郾城,故召陵城在今郾城縣東約二十華里處,左傳上記載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楚子使屈完如師,與齊師盟」,「師退,次於召陵」,卽今郾城也。足見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久矣。㈡召陵現在是郾城所屬十八個鄕鎭之一,名曰陵鄕,卽召陵寨。三 所屬鄕鎭⑴城廂鎭;⑵螺河鎭;⑶新店鎭;大...

  • 文章兩度旅遊少林相隔五十二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姚保中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少林寺 游少室山 怀念往事

    一、初履少室筆者於民國三十(一九四一)年及八十二(一九九三)年,兩度訪遊少室,時間相隔五十二年。謹將兩次所見聞,向諸位鄉賢報導。尤以「少林寺壁畫六十年一變」,令人稱奇。企望藝術家、書畫家硏究探討與指教。一九四一年的秋天,偕友人帶著一封致「馨山和尚」的介紹信,耑赴少林寺拜訪,蒙受熱情款待,並引導參觀及講解指教(該寺若存有近代僧師名錄,當有馨山之法名)。那時之少林寺,已經被焚。惟因久仰少室之盛名,我們抱著很高的興致而來。不料,赫赫有名的寶剎,只見殘垣斷壁,雜...

  • 文章邙山懷古縈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邙山历史 古今诗文 怀念母亲

    邙山:又名芒山、北山、郟山、太平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北邙山之記,云:」北邙山,在府北十里,山連偃師,孟津三縣,綿亙四百餘里,古陵寢多在其上邙。」左傳,卷二十五、昭二十二,:「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從,將殺單于、劉子。」北山、即北芒,又邙山也。又記:「魏明帝、常欲平北邙,於上作台觀望……。」詩經、周南、樛木篇,云: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邙山,福地,善地之讚,當如是也。邙山福地,筆者葬母屆兩週年,深懷「詩經、小雅、蓼莪」記:...

  • 文章吾村之大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張周朔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乡村建设 水利设施 故乡怀念

    一、引言靈寶以天然形勢,分爲東、西二原,中有澗河自南迤邐而下,流入黃河。在東原原頭有個「官庄原村」,與西原原頭上之函谷關,恰成犄角對峙之勢。多少世紀以來,這村與我諸多廣大農村一樣,默默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之華族子孫。惟有一事,却是殊異尋常,在余足跡所及之大陸諸省中,尙從未之見,此事卽其吃水之艱難。故縣境內有一古老諺語以形容其事:「官庄原,水艱難,唾沫洗臉不要錢。」然究如何難法,試由大井談起二、井深五十五丈話說此村有三百多戶人家,井分兩種,一爲旱井,一爲大井...

  • 文章菜根甜野花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民间习俗 怀念故乡 饮食文化 人物回忆

    我國北方現在正是桃紅梨白,百花怒放的時節,春風拂面,麥浪滾滾,花香鳥語,芳草處處,那種令人欲醉的情景,恍如猶在眼前,不禁心往神馳。尤其不能忘懷的,乃是故鄕在這個春去夏來,靑黃不接的當口,有一些樹葉野菜,却應運而生,不但可以佐餐,而且還可療飢,這眞是大自然的恩賜,値得介紹一下。先從楊樹説起楊樹就是白楊,屬於楊柳科,爲落葉喬木,高可數丈,筆直聳立,葉與花均可食。楊葉爲卵形,較手掌略小,端尖底圓,面綠背白,外滑裏絨,皮厚而肥。初生之嫩葉,可於煮熟後,放些葱花油...

  • 文章鄧縣的古蹟與名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邓县历史 名胜古迹 诗歌散文 故乡怀念

    鄧縣自夏建國以來,歷代藩封極多,光武起於南陽,則岑賈之倫,攀鱗附翼,趙宋密邇畿輔,則寇范諸君子,繼牧是邦,其流風遺蹟,可以令人景仰,供人遊覽凴弔者不少,茲擇要誌此。㈠冠軍縣——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諸軍,故在鄧置冠軍縣以封之,後竇憲亦封於此,鄧城東北有霍去病墓,西北有憲墓。㈡睢陽故里——卽張巡鄧國公故里,鄧人鼓始奮氏著睢陽故里詩云:「痛哭玄元百戰殘,興亡自古見君難,逢人肯自談天寶,遺恨何堪憶賀蘭,戎馬郊原臣力竭,關山笛裏陣雲寒,淒涼往事應如昨,故里蕭蕭不忍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