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嵩山三闕伴斜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嵩山 中岳 历史 名胜

    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古名外方;又名嵩高,为五岳中之中岳,山有三尖峯;中名峻极,东名太室,西名少室,皆巃嵸苍翠,穹然天际太室如踞地苍龙,少室如千叶莲花。若登上太室中峯之巓,则见二十四峯,森峙环列,嵚崎殆不可名状。嵩山虽不算峻拔雄奇,但名蹟之古,则各岳无出其右,上有中岳庙,庙门如城墙,中有天中阁,再进名崇圣门、化三门,两侧有风云雷雨四殿,左右庑祀八十四司,后为寝殿,庙门一带摆满出售三阙拓本小摊,这庙历史悠久,创建于汉元初五汉元初五年(西元一一八年),唐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系以存贮石刻为主,其所保存石刻之多与名贵,仅次于西安碑林,但不像碑林那样,任令帖贾捶拓损毁,致失外藐神韵。金石家考古家大多知道这个「阁」,幷推许为古石刻最佳保存所。存古阁石刻,大部份已于民国二十一年,运交「河洛图书馆」典藏,小部运交「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陈列。幷不似外间所传散失殆尽,甚或流入外人之手。所留价値不高者极为有限,因乏专人管理不无零乱,则为事实。我们不反对「家丑外扬」,特别这一类「家丑」。外扬了,可以激发后世子弟们对历史文物的维护与喜爱。不要再蹈

  • 文章滑縣風物覽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历史名人 瓦岗寨

    滑縣:秦置白馬縣。今河南滑縣治,(元和志)、滑州治馬城,即古滑合。「昔滑氏以此為壘、後人增以為城」。滑姓乃姬姓之後,滑為晉滅、其子孫人以國為氏。南燕慕容德曾建於滑台。隋就置滑州。明省縣入州、尋降為滑縣。清屬衛輝府。滑縣在汲縣東北、與河北省境接壤。有謂「滑縣有測景台,故謂滑台,誤也。(按測景台(唐書地理志注)河南陽城縣有測景台,開元十一年語太史南宮說刻石表焉。(名勝志),測景台在登封縣、周公定此地為土中、立土圭以測日、其北有觀星台。歐陽書院文風鼎盛歐陽書院...

  • 文章玄奘故里在緱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玄奘故里 缑山 历史考证

    猴山一名猴氏山,古名覆釜堆,亦作撫父堆,是古仙山之一,山下有猴氏山鎭。在偃師縣南,當登封縣的大道。鎭北不遠處便是陳家河村,這就是玄奘的故里。據中華河山載道:地當景陽山之陽,陳家河的北岸。這一帶山有九峯,河有九灣,岡巒奇凸,形似蓮花含苞,河流迴環,彷彿荷葉飄浮水面,水色碧綠,潺緩靜流。山林若蓋,靑翠欲滴,綿延九十里,沒有一點人工雕琢的俗痕。陳家河村恰在山懷河抱的中央,四周桃李爭春,溪流縱橫,頗似世外桃源,全村五十多戶人家都是姓陳。原來玄奘的俗家名字,就叫陳...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城縣簡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郾城历史 故乡怀念 城市沿革

    一 地理位置郾城縣南連西平,北隣臨潁,東至西華,西臨襄城(卽襄縣),西南臨舞陽,東南臨上蔡。二 命名由來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㈠郾城卽古之召陵,春秋時屬楚地,秦、漢置郾縣,晉改曰邵陵,隋廢邵陵改爲郾城,故召陵城在今郾城縣東約二十華里處,左傳上記載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楚子使屈完如師,與齊師盟」,「師退,次於召陵」,卽今郾城也。足見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久矣。㈡召陵現在是郾城所屬十八個鄕鎭之一,名曰陵鄕,卽召陵寨。三 所屬鄕鎭⑴城廂鎭;⑵螺河鎭;⑶新店鎭;大...

  • 文章洛陽宮室最壯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宫室遗迹 历史典故 古迹传说

    洛陽文風:史載洛陽人才倍出,文風特盛。漢班超隨母至洛陽,貧無立椎之地,乃投筆從戎,立功絕域,爲開疆拓土的大功臣。賈誼不單是政治家,亦一大文豪。在理學方面宋時二程之學,崛起於伊洛之間,自兩漢以來,均以「註疏訓詁」爲先,缺乏「義理」之闡發與追求。唐宋時期詩詞之學鼎盛,如唐初之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武則天時代東方(虬)、宋(之間),高宗時代之杜(甫)、李(白)、張(說)、裴(度)、賀(知章)、劉(禹錫)、白(居易)等詩中名人,多優遊於此,...

  • 文章黃山下的名勝古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黄山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李世民

    攀登黄山是我向往已久的心愿,竟于去(86)年九月下旬达成心愿,昻然登上黄山第二高峰光月顶,据高临下,凡黄山的群峰、云海、奇松、怪石无不尽收眼底。看得最清楚的是鳌鱼揹乌龟、莲花峰、天都峰、天池等。不但亲眼看到而且双手也摸到那个鬼斧神功的飞来石。也看到浩翰的云海,颇有海到无边天作岸,人登绝顶我为峰之慨。此次黄山之游,意料之外的也参观了安徽省黟县西递村的古民居,歙县唐乐村的牌坊群,因其意义深长,甚具历史价値,特就记忆所及,略述于后:一、西递村—为唐太宗李世民

  • 文章滄海桑田話博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梁欣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博望 重修城墙 历史变革

    中州名镇—博望,是西汉武帝时张骞封侯处,也是汉宣帝外戚许产、许舜、许敞、许党、许并、许绍相继封博望倾侯、戾侯、狸侯、千户侯的地方。东汉建安七年(公元二〇二年),刘备曾率兵火烧博望大败夏侯惇于此。民间传谓「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处。从西汉武帝置博望县至南朝宋,博望置县长达六百余年。博望就是博望县的治所。之后,博望废县改驿、置镇,依然是宛北的门户和重镇。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博望历尽沧桑,作为它的形制标志—博望城(寨)墙也毁了又建,建了又毁,时扩时缩。博望古城墙

  • 文章古都洛陽憶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馬順之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洛阳 地形 历史遗迹

    九朝都会;十省通衢。背邙面洛;瀍东涧西。城东关外两石坊联。洛阳,在河南省之西部,距省会开封,约二百余里,为我国五大都会之一。所谓:五大都会:一、渭水天堑——长安。二、龙蟠虎踞——南京。三、故宫胜地——北京。四一、历史名都——开封。五、兵家重地——洛阳。陇海铁路,沿贡河南岸,邙郏之麓西进,穿过贡河大三角洲平原,即可到达,洛阳城在洛水之北岸,水以北为阳,故名曰:洛阳。考洛阳古城前身:远在四千年前,原为商汤王所筑「郏」「鄏」之二城,经过千六百多年兵戎征战,到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