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贤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詩壇)憶皇都西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張文彬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英雄 春秋 乡贤 故事

    一毓秀钟灵气,春秋创帝家,柏子皇图议,仁人古训嘉,本纪豫州序,开元文化发,祖先德业数,童子笔生花。二曩日名城阙,皇都古物扒,宝塔仍其旧,天荒地老佗,继往开来历,承先启后发,异客怀故址,今吾忆京华。三血战倭寇者,捐躯我韶华,塔侧埋义冢,乡贤作铭嘉,墓志烈士赞,无名英雄夸,故事亲目睹,因时制宜家。四昊天罔极行,慈爱庭训嘉,祖德传世远,仁义遍天涯,省亲得见否,文字简何佳,愧心子忤逆,合掌馨香花。

  • 文章臨汝縣概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临汝县 沿革 物产 名胜古迹 乡贤

    僧侣甚众。曲桥幽径,断崖飞瀑,与古塔名刹相辉映。晨雾落霞,不啻人间仙境。附近数百里尽系濯濯童山,惟此地数千年来历经战乱,仍能树木参天,古迹完整无缺。四、乡贤与文风临汝人才以两汉为最盛,自宋至南渡,历代天灾兵祸,沟渠失修,民生艰难,遂趋凋零。民国初年,内战迭作,县城屡次易手,人民赋役繁重,民国三十三年且一度沦陷于日军,汝、鲁、郏、寳、伊一带,竟成为匪患猖獗地区。地方恶覇利用特殊势力,渔肉鄕里。历代鄕贤著名者:西汉有栾布,由屠嘉,东汉有冯异、樊宏,唐有刘庭芝(希

  • 文章安陽縣的地理與人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10-03
    关键字: 安阳 乡贤 蔺相如 李延寿 名胜古迹

    一、地理——我的原籍是河南安陽縣。在過去的七十年中,於此地生活得最久,雖然我在外處居住的時間亦不短,但仍然說一口的安陽土話,因爲安陽水土氣息仍深深的留在我的血肉中。安陽於禹貢屬冀州,殷爲相地,春秋時先後屬於衞晉兩國,稱爲東陽,屬趙國後改爲鄴郡。秦時更名爲安陽。西漢置魏郡治鄴,後漢改爲冀州,三國及曹魏因之。晉代復置爲安陽。後魏置相州以安陽爲首治。隋復置安陽,唐宋兩代均因之。金、元、明、淸均置彰德府以安陽爲首治。所屬有湯陰、林縣、臨漳、內黃、武安、涉縣六縣。...

  • 文章許昌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6期  作者:李士賢 出版时间:1982-10-03
    关键字: 许昌县 沿革 寨垣 古迹 物产 乡贤 寺庙

    宋鄒浩遊許昌西湖賦詩綠荷香滿草阡阡,流水瀠洄萬里田。鳥陣雲盤接楚地,嵐屛錦帳對嵩天。歌聲飄渺疑杭月,曲唱幽彛傍許烟。薰得遊人真醉處,許州景色自長年。宋蘇軾詠許昌西湖西湖小雨晴,灔灔春渠長。來從古城角,夜半傳新響。使君欲春遊,浚治役千掌。紛紜具畚挿,閙若蟻運壤。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猶怏。惟有落殘梅,標格若矜爽。遊人坌已集,挈楹三且兩。醉客臥道旁,扶起尚偃仰。池臺信宏麗,貴與民同賞。但恐城市歡,不知田野愴!穎川比不登,野氣長蒼莾。誰知萬里客,湖上獨長思。河南省...

  • 文章(古今乡贤)开封胜迹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乡贤 开封 胜迹 繁台春色 金池夜雨

    繁台春色繁台位于開封東南三華里處。那裡原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寬闊高台,因附近居民都是姓繁,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高台稱爲繁台。繁台是一個土台子,長約百步。遠在晉朝,就已經有了它的記載。到了五代,後梁高祖朱溫曾在台上閲武,所以,有一個時期叫「講武台」。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九五九)在此台上建寺,落成之日,恰逢柴榮生辰「天清節」,於是寺院便取名「天清寺」,作爲柴榮的功德院。趙匡胤於公元九五九年發動陳橋兵變,後周的末代皇帝周恭帝,從皇宮裡被趕了出來,就曾經到天清寺住了...

  • 文章(古今乡贤)古都风云⑵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屈春山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乡贤 开封 张钟端 辛亥革命 “十一烈士陵园”

    第一回 紅梅開又思先烈忠骨歸重談奇緣古都開封南部的禹王台公園内,闢有一處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在這處陵園内,有一個龐大而又奇特的墓塚,其間合葬著十一具不分彼此的骨骸,名爲「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十一烈士之首張鐘端,是河南辛亥革命起義軍總司令,他繼辛亥武昌首義告捷之後,出于革命之激情和愛國之義憤,毅然隻身離漢口、經上海,呈請同盟會總部同意,返回家鄉河南,在古城開封領導起義。經過一個多月的發動,聯繫,一切安排就緒,勝利在望,不料起義之夜,被叛徒柴得貴,張光...

  • 文章林縣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宋浵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林县 沿革 山川 物产 乡贤 名胜古迹

    一、沿革林縣古名隆慮,因境內太行主峯隆慮山得名。夏周春秋時屬冀州衞晉三地,戰國時爲韓隆慮邑兼屬趙魏,秦屬邯鄲郡,爲蘇秦合諸侯結盟處。漢置隆慮縣屬河內郡,東漢殤帝延平元年以帝諱改爲林慮,割屬魏郡。後經三國,西晉,東晉,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北魏均有改隸。至孝莊帝永安元年置林慮郡,屬相州。東魏析置臨淇縣,隋文帝析置淇陽縣,改置巖州。煬帝廢州併臨淇,淇陽入林慮屬魏郡,唐復置巖州,旋州廢改屬相州,至金升爲林州屬河西北路彰德府。興定三年析安陽水冶村爲輔巖縣屬林州...

  • 文章扶溝縣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楊蔭華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扶沟县 惠民河 程道明祠 支亭寺 乡贤

    昌七年建。㈥天淸寺:位于瓦子集,宋景德元年建。㈦殷高宗庙:城东北二十五里商村冈。㈧轩辕庙:位于城西北十里轩庄。㈨汉光武庙:位于庙头冈,即「汉井溢泉」,本县八景之一。㈩郑庄公庙:位于大雕陵冈。陆、乡贤本县应代鄕贤可得査考者,分陈如次:汉代:郭禧(太史)。袁山(关内侯)。袁良(太守)。袁滂(司徒)。袁涣(谏议大夫)。唐代:王宁:事迹不详。五代:马殷:据资治通鉴及史略所载,均称马氏为扶沟人,亦有称为鄢陵人者,生于唐代末叶,适値黄巢之乱,羣雄并起,中原鼎沸,马氏随

  • 文章奇人奇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閔鋒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李公涛 翰园碑林 河南乡贤 文化传承

    古人云:家齊而後國治開封東郊範莊有一處聞名海內外的農村小院,院裡花木蔥郁,修竹青翠,一丈多高的玲瓏假山矗立在一池清水中,「山」上懸泉飛瀑,景色宜人。在長廊纏繞的門扉上,雕刻著著名書法家牛光甫寫的「翰園」二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小院之所以出名,就在於它的主人是名聞遐邇的中國翰園碑林創建人李公濤,他被人們譽爲當代「文化愚公」,他的家庭被評爲「五好家庭」。十年來,李公濤全家爲了弘揚民族文化,自籌資金,帶領全家,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文章鄧縣的孝悌節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一、孝悌感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皆良知良能,至性所廹,鄧志所載事跡,歷歷如繪,感人極深,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廣敎化,厚風俗,勸人孝悌,特爲之表揚。㈠陳應徵,明代鄧州人,南義俠,有勇力,性極孝悌,適其父鎭甘州,死於任所,時邊患甚急,徵以馬革裹父死,身負其弟,手持利刄,衞護繼母之騎,突險而歸,途中遇寇,從人爲之股,獨應徵不懼,慷慨諭以情實,使寇感嘆,相送入關,不慕仕途,終沒於家。㈡張桂榮,明代鄧州人,心忠厚,性孤介,重厚寡言,父死,榮盧墓三年,朝夕泣血,...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