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杞人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文物 中原 两岸 亲情

    八六年,两岸亲情心手连,华夏文物数千载,道统传承在中原中原风范能持久,只绿中原有杞县,杞人无忧重节操,轻视名利重颜面。娄公伊尹冉伯牛,渡蚁之桥在西关,义士学士知多少,就是没有贪赃官。注:杞人忧天:比喩过分忧虑的意思,列子天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断食。」

  • 文章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頓嵩元 朱俊芳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中原历史

    何谓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也称炎黄文化或黄河文化、华夏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老的文明是与中原化分不开的,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整个中国文明史就是以这个民族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中原是我国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史上一块巍峨的里程碑。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除少昊外,其他都在中原居住活动过。太皞伏羲氏是三皇之首,他曾居于陈(河南淮阳),且死葬于此,今准阳太皞陵即是。传说太皞伏羲为人首龙身,说明这个民族是以龙为图腾

  • 文章中原文献的新发现——嵩山是古代的观光胜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嵩山 《中原文献》 河南 观光胜地

    一 何以消炎夏溽暑凌人,活动维艰;惟有阅读全部中原文献(自创刋号至七卷八期),沉思于字里行间,可忘却环绕的暑气。经过一再翻阅,内容约略统计一下,除各县地文人文外,属于古蹟名胜者,以描写中岳嵩山的为最多,其次乃是龙门;桐柏山虽祇有一篇,但吕佛庭先生以半僧之眼光、艺术家之手法,写来绘影绘形,读其文如游其境,令人神往(文见二卷九、十期)。因此,乃集中目标,反复阅览有关嵩山文章;从而得到整体认识,有此透澈了解,不禁欣喜!纵是亲临其地,也不见得能够逛遍全山。读献

  • 文章中原古寺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豫人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中原古寺院 著名寺院介绍 佛教 学者观点

    佛敎是世界上三大宗敎之一。佛敎自漢代傳入我國后,二千年來,雖屢興屢廢,但它對我國社會生活,諸如思想意識、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伴隨佛敎的流布,佛寺在我國廣袤的土地拔地而起,星羅棋布于名山、巨邑、小鎭。中州是我國佛敎發展的重要場所,歷史悠久的白馬寺向有「釋源」、「祖庭」之稱,少林寺、相國寺也早已遐邇聞名,其他如風穴寺、淨居寺也以其禪宗有名,而載入史乘。今天,佛敎在我國多數人民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佔有重要地位,但作爲古代燦爛文化藝術結晶的佛寺...

  • 文章中原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中原 大相国寺 清明上河图 白马寺

    登機遊訪中州結伴行。登機腳下白雲生。香港轉機殊浪費。直飛要待那時成。翰園碑林開創翰園意義深。名碑奇字刻成林。網羅萬有公同好。具此宏觀冠古今。筆會皇皇筆會結勝因。足踏紅氈太感人。丹釆墨光相輝映。臨場揮洒筆如神。大相國寺(一)建自北齊歲月悠。信陵故宅幾經秋。黃河氾濫開封沒。順治重營乾隆修。大相國寺(二)莊嚴四面觀世音。銀杏雕成七米身。清代巨鐘萬觔重。保存古物到如今。少林寺達摩成道在嵩山。面壁九年克萬艱。衣缽傳承少林寺。祖庭奉技震人寰。玄奘故居顯川後人仰高僧。...

  • 文章中原古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1期  作者:豫人 出版时间:1987-11-30
    关键字: 中原古庙 庙宇介绍 学者观点 名胜古迹

    中原古庙之多,不可胜数,从通都大邑到穷鄕僻坏,遍布各种庙宇,从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原古代文化之盛。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是中岳庙。它也是全国大型庙宇之一,详见本书「嵩山」部分。这里择要介绍一些其他较为重要的庙宇。淮渎庙淮河是我国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桐柏县。淮渎庙就建在桐柏县城东关。庙建于东汉延熹六年(公元一六三年),原址在县城西南十五公里。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一〇一四年)迁于今址。对于淮渎神,历代皆有封号。明洪武初年,改称东渎大淮之神。淸康熙二十九

  • 文章河南漢碑述要(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汉碑 石刻 中原文化 考古

    壹、前言中原为石刻的渊薮。这句话幷非夸大其辞。只缘中原本为历代政治文化中心。其文化水准之高;研究学术风气之盛。绵延不绝,代有达人。因而富润屋,德润身之外;尙思有以报本追远、铭勒贞石,以垂永久而昭来兹的习惯。流风遗俗,代代沿袭。丰碑表墓,歌功颁德。自东汉(河南无西汉刻石)迄今历两千余年而不丧。闲步荒野,旅途道旁。极目四望,断碣残碑,比比皆是。惜多埋没麦浪禾垅,败壁颓垣。风雨剥蚀,以任其与草木同朽、复为牧童野叟常用为磨砺草铲粪杈的砥石。这还不算,甚至赌输斗败

  • 文章中原探亲旅游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劉俊民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中原 历史渊源 探亲 旅游 行程记述

    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河南省属豫州,故简称豫,因位居九州中心,所以也称中州;又因地处黄河流域平原地带,亦有中原名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重要发源地。郑州市简介郑州市为河南省省会所在地,居中原腹地。北依黄河、南接许昌广大平原,东邻北宋古都开封,西界著名花市洛阳;为平汉、陇海二铁路交会处。公路四通八达。航空方面,自新郑机场启用后,与国内外十余个城市通航,为大陆交通、通讯枢纽。人口包括郊区市镇六百五十万人,工商业发达,尤其农产加工,极为兴盛。因此、各种商业性的交易会

  • 文章中原纪游吟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中原风景 郑州名胜 开封名胜 名胜怀古

    前言行雲流水廿年間,歷盡千山與萬山。碧落蒼茫回復往,算來只爲老來閒。開封懷古王朝七度剩樓臺,古戍斜陽斷角哀。千載洪流人見慣,黃河萬里逼城來。開封夜賞牡丹一簾新雨又春闌,翦翦輕風澹澹寒。如此風光如此夜,好花難得故園看。相國寺千手千眼觀音琉璃殿裡見觀音,銀杏雕成遍體金。廣度衆生千手眼,救人苦難一肩任。開封御街偶見千里歸馳走御街,高軒敞第見衙牌。風情古態爭供眼,如入時光隧道來。開封龍亭澄波漾碧一龍亭,近睹遐觀俯曲櫺。花自無言春自老,松杉風外遠山青。開封包公廟人...

  • 文章屋頂上的貴族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許進雄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屋瓦 建筑历史

    春秋記載:魯隱公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指的有覆瓦的屋,這在當時是偉大了不起的建築,恰如美國的五角大廈一般有名,不知近人能否想像「瓦」在古代那種尊貴的身分和地位?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