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商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信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故乡 地理位置 商业 教育

    东有五家店,五家坡以东为罗山县境,西接游河,至桐柏县界,南有椰林鎭,过去武胜关、北明港鎭,此二鎭必经平汉铁道为重鎭要站。信阳也为武汉外围大城之一,商业繁荣,为应接武汉商埠出口最多之市,所以县市中以车站为最繁华之区,湖北来往行商驻留也最多,信阳稻米为主要食粮和出口食粮,次之小麦大豆高粮、特产要数到茶叶为最特色,雨前毛尖,不逊西湖龙井,淮河流经县北横过东去,沿岸盛产花生西瓜、桃李著名,凡有水田村落皆有鱼塘多口,养鱼灌田一擧两得。信阳文化敎育,民初兴蚕桑学堂,后

  • 文章漢代宛城造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南阳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工商业 艺术 名胜古迹

    湖行旅,率必由之。……至于循山河而视其地势,则东联信阳,以临两淮;西由武关,以达三秦。析郦扼荆子之隐,叶裕据方城之胜,溯流而进瞰江汉,跨荆扬,达徐沛。又张衡所谓推淮引湍,三方是通者;宋李纲议迁都亦谓关中为上,南阳次之。其为是夫。」故汉代之南阳交通,陆以车马,水以舟楫,皆称其便。六、商业任何一地区商业的繁茂端赖交通、人口与土地,前述汉代南阳之交通、人口,其户数可与京畿相抗衡,而水陆交通又居南船北马要津,故南阳之繁荣犹如鄕贤陈恢见沛公曰:「宛,大郡之都也,连城

  • 文章宋都御街風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河南名胜 开封风物 宋都御街 宋代商业

    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极尽繁华与热闹。从宣德楼前至州桥一段御街,是灯会前的中心区,每隔不远就是一座灯山彩楼,景色各异,锦绣文辉,灿烂辉煌,各有千秋,令人叹为观止。四御街的商业贸易相当活跃,两廊亦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远在北宋,宋太宗赵匡胤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当时,飮食酒楼之名,品种之全,食业之精,烹调技艺之绝和服务之周,在全国当属首屈一指。州桥至龙津桥一段御街,飮食商业最鼎盛、著名的「州桥夜市」即在这里。风味食品繁多,五花八门

  • 文章唐河縣的回憶兼介朱專員玖公的霹靂作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唐河县 地理位置 行政区域划分 交通 商业 人才辈出 抗战救国

    州治泌阳。后徙州治泌阳,即泌源县。宋曰唐州淮安郡。金曰唐州。明初省县入州,后废州为唐县。民国三年一月改为沘源县,属汝阳道。民国十二年三月改为唐河县。㈡县治本县县城位于唐河东岸,县城与唐河之间为县城的西关,商店林立,为一商业中心。不幸于民国十九年南阳宛中校长王言(为鎭平人共党分子)竟公然率学生参加豫鄂边区**,获得枪支后又转而攻占唐河县城,盘据十多天。拆除城墙,收缴土地契约,宣称实行共产。县长逃出县城,调集全县民团,围剿**,收复县城。将**歼灭殆尽,少数则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