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共返回6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拜年·社谈:祝贺春节「忆」传统文化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雜誌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春节 传统习俗 社谈

    鄢陵县旅台同乡会 敬贺社谈祝贺春节「忆」传统文化颂扬文化杂志社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南窗梅绽、东涧柳抒、一年容易、春光初透、春节渐新的一年、翻然降临人间。中华民族以农营生、耕作之一日程称为(农历)。一年有十二节及十二气、合称(二十四个节气)。大致区划气候变化的轨迹、农事的(耕、耘、收、藏)四大要务,率皆与气候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厝母宁就是农事工作的进度表,一切的松土、播种、施肥、除草、采收及储藏等工作步骤,几乎完全依照(二十四个节气)进行,自古至今

  • 文章姓氏爲國家團結強盛之本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姓氏 宗族 祖宗传统

    一、姓氏之意义人皆有姓氏,乃我中国人之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使然,其源始于汉族之祖先—黄帝。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择其中有功德者十四人「胙之土而命之氏」,后裔遂世代沿氏为姓,蕃衍而传,迄今已历五千年矣。姓氏之在中国,代表着一个人之血统、祖先荣誉、以及社会地位,故凡人均可取名、立号,各本所喜,而对于冠在名字上之姓氏,则从未有人表示不满意者。且理所当然地而以已有之姓为荣为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乃为男儿本色。中国人向以「黄帝后裔」自居,以黄胤为荣,而有别于四方夷

  • 文章國家觀念繫於民俗文化(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民俗文化 传统伦理 传统艺术 民俗节日

    领域,相信对转移社会风气是不无小补的,谨分别浅叙如下:甲、传统伦理一、敬天祀祖:诸子学说主张「敬天」,其意在取法自然的循环不息,兼教导人不要作「违天」的事。古人说:「木有本,水有源」,一个人生来就应该有「木本水源」之想法;我们传统社会民风淳朴,主要依靠伦理教育。试想,人人能「亲其亲,长其长」,人人「老吾老,幼吾幼」则自然会「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社会上「犯上作乱」之徒,自然消失于无形。所以我们在春节的习俗中,迎神祭祖,主要在教育子女明了祖德之源远流长,懂得如何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國家觀念繫於民俗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民间技艺 国家观念

    五子登科、麒麟送子、事事如意、四季平安、三阳开秦、瑞狮献瑞等,反正一切以吉祥如意,人丁兴旺为诉求,以所剪制的窗花作门庭房舍的布置素材,可谓用心良苦。六、香包:佩带香包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古时候由于医学不发达,人们为防止夏天蛇蝇毒虫的侵袭,而利用具有杀伤力的檀香、艾叶、菖蒲晒干硏沫装入布袋,予以防患未然。以后科技昌明,一跃而变成妇女们表现女红的艺术品,以为装饰之用,为求雅丽美观,渐与刺绣同步而行。香包的款式之多不胜枚举,约有元宝,鸡心、葫芦、寿桃、蝴蝶、老虎

  • 文章「淸明」與「寒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2期  作者:郭建軍 出版时间:1989-04-03
    关键字: 清明 寒食 祭祖大典 台北 传统习俗

    「淸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唐以前的祭祖在寒食節舉行,到現在民間祭祖掃墓仍有在寒食節進行的。寒食節主要是禁止舉火熱食,要吃冷的東西,是一種反常的儀禮行爲,相傳是周代的舊制,是人們對火的一種信仰習俗,也是對火使用的一種節制行動,到淸明日再生火,象徵生命更新。但是後人却與春秋時代的介之推的故事合在一起,使得寒食節更富有紀念性。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人,當時,晉國的重耳,在國內受到迫害,領着包括介之推在內的親信擁護者,流浪國外凡十九年過着顚沛流離的艱苦歲月,...

  • 文章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记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4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结婚 滚床 催新娘 红包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由於它的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族別奇多,因而形成了各種不同語言、文字,不同稱謂、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民俗……等等。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在友好的交往中延續和發展。西元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我有幸去陜西省西安市親戚家,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妙趣橫生的婚禮。這次西安之行,不但讓我領略了黃土高原的美好自然風光;又飽覽了老古都長安的許多名勝古蹟;還使我親身感受到了異地那種新奇風趣的婚禮習俗。如習俗一:滾床。舉行婚禮的前一天,...

  •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师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中华文化之传统精神,天地君亲师五字,可谓已包括净尽。天地在自然方面,君亲师在人文方面。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一体一用。司马迁所谓「通天人之际,明古今之变」,文化传统大道,则无踰于此矣。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先言天地自然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属抽象,凭空凌虚,乃其阳面。地则具体,实际俱有,乃其阴面。此乃一切万有大本大源之所在。有生无生,俱无以逃其外。战国时代,阴阳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即五道。道必动,具时间性,故曰常。其相对辞则曰变。曰常曰变

  • 文章故鄉年味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故乡 春节 中国传统习俗 文化渊源

    時序己未,三陽開泰,是中國人最高興、最快樂、最熱閙的農曆年了。雖然過年過節是孩子們的事,但長在北方(中原)的孩子。無論他活到多大,對故鄕的年節,永遠那麽的懷念着……。·兒歌·故鄕的年,一進入臘月,就洋溢着「年」的滋味。你聽孩子們在街頭巷口唱着……「吃臘八,過小年;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貼花花(春聯);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扁食(水餃);年初一,去作揖(拜年);年初二,走親戚;年初三,玩一...

  • 文章從根説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劍華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县志 传统习俗

    开始计算起,迄今已有四千六百五十一年的历史,倘是我们也像今日美国人般忙着察考自己的家世,那眞不知该如何着手?幸好我们列祖列宗留下愼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后世子孙多重视宗族、氏族的组织,也有宗谱、家谱的纪录,代代相传,源远流传,中华民族之历久不衰者,这种组织力的凝聚和扩张,实为主要因素之一。但自民国三十八年政府播迁来台以后,因社会趋向工业化发展结果,重视家世传统作风,已有式微趋势,政府倡导复兴中华文化,实有再为加强推动的必要。这本「古息浅说」的小册子,乃是关于

共64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