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孔子刪書,未及二百九十載,即遭秦焚,遂佚。由漢迄今,則爭論不已。國語曰:王室多故。多故,謂多難也。以文義,尚未盡合。其爭論始漢,遂以漢書曰:(伯)夷、(柳下)惠,舛而齊聲。舛,謂乖舛也、錯亂也、庶幾近之,遂取為篇名。
-
四、廉洁谨慎的太康王纯尚书王纯,字士鲁,河南太康人。元末时,曾任猗氏县尹。洪武年间,征授礼部主事,历任官为福建参政,以廉洁谨慎,为天下所闻。后来遣调麓川敎谕,他将要把朝中赠送的物品退还。有的人说:「如果不接受赠予,恐怕任职远方,会被人疑有二心。」王纯于是把赠予留下,等回到云南之后,全部归入官库。洪武二十三年,王纯迁升浙江巿政使。在浙江任官十多年,他的名声和张紞相等,张紞,字昭季,富平人,洪武年初,举为明经。十五年,云南平,出为左参政,二十年春入觐,治行为
-
今天(六月十七日)中副刋載了黃谷子先生「學海無涯」一文,文內提到「尾巴」的「尾」音「」,就使我想起晩經禹貢的「陪尾山」來!「陪尾山」這座山名我本來認定是「負」山,就是「浮弋山」。以爲「尾」字乃「戹」字之訛,而不知「尾」字有「」音。在北方雖然俗稱「尾巴」爲「巴」,但我沒有這樣去想,就只認爲「尾」字是「」的訛字。自從拜讀了黃先生的文章,確定「尾」字有「」音,這座禹貢上的「陪尾」山,就可以更證明它是「浮弋山」,解决了孔安國傳解古文尙書的一大疑案。孔傳古文尙書禹...
-
華夏之裔,蘇州九夷先生,生有異稟,總角通經,博涉群書,早有神童之目,擅古文、駢、賦、詩、詞、曲、譜歌、書畫、篆刻,著作等身,學富五車,博江南才子雅望。壯年遠遊歐、美,旅次仍寸晷圖功,創新傳承,撰《尙書通義》巨構於海外,耗時累歲,詳爲訓詁,專以義理爲主。孔子刪書,僅朝代之分,無先後之說。迨周至漢,文字有科斗、契書、鳥跡(甲骨)、籀、篆、隸,以辨識之不同,遂出現異字;下迄漢、晉、唐,文字分隸、楷,取捨非一,遂又出現異字。早在東漢,乃有今、古文之爭。宋儒有疑古...
-
王越,字世昌,濬縣人,長身魁偉多力,善射,涉書史,雄才大略,登明景泰二年進士,文武雙全,廷試日,起颺風其卷,更卷乃考畢,授御史,出史陝西、浙江、聞父訃:不俟代輒歸,爲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數年後試卷由朝鮮貢臣呈還,文不思慮動筆千言,著有詩集刊列四庫全書,親率士卒轉戰甘、青、緩、河套、哈密、賀蘭山、作戰身先士卒,身不離鞍,手不離弓,親兵愛民,公正廉明,賞罰公開,家無餘財,機智多謀,屢建奇功、獎勵部下,爲國舉才,七十三歲仍戌守西北、死于住所、諡襄敏公,授鐵卷...
-
九夷先生讲著、马永涛传说遂启今古尚书议史策,汉书楚元王传末所附刘歆传等皆称,西汉末,自孔壁古文经出,刘歆于中秘校书,每见古文尙书篇目、字句,皆多于今文,遂称可信。力斥今文尙书经传,乃残缺不全。屡欲将古文尙书等,立学官。建平、元寿间,汉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置议。歆因求助于丞相李光,光终不允。歆认为今文(不知亦壁藏),遭秦火炉余,凭师记忆口授,难免残缺讹脱。不如古文信而有征。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遂因起大波。诸儒怨恨,光禄大夫龚胜
-
淸初睢州湯斌,儀封張伯行,商邱宋犖先後任江蘇巡撫,均勤政愛民,治績卓著,澤被蒼生,萬民感戴,於蘇州滄浪亨湖畔建三賢祠以祭享之,示崇功報德之忱。筆者前曾撰睢縣湯斌的生平及政治思想,今又撰此文,均所以彰鄕賢之令德,而勵今人之志節,期光前而裕後。一、生平事略依淸史(張其昀監修、國防硏究院印行)列傳卷五十二,摘錄張伯行的生平事略如次:張伯行字孝先,號敬庵,河南儀封(今考城縣)人。淸聖祖康熙二十四年進士,考授內閣中書,丁父憂歸里,建『請見學院』,講明正學.儀封,城...
-
春節過後,見到鄰家牆壁紅聯:「九如天作保,五福壽爲先。」回憶少年時,讀過的五經,九如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以莫不典。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天保二句外,前兩句四個如,後五句五個如,是謂「九如」。五福出自《尙書·洪範》:「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五項是生要長壽,死要安樂恰是壽終,是謂「五福」。世間寶物以「如意」爲貴,皇宮中最多。民間常言「如願以償」,都願獲得稱...
-
緒言中國之名稱是響亮的,它爲我中華民族立國五千年而不更易的老字號,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依一種常情常理論斷是非的準繩,來衡量我民族之品性,應忠於一切行事典範,都堪爲人類之張本,巍然矗立於世界壇站之翹楚。然而比年以來,在我復興基地台灣,生活於康樂富裕之中,竟不免於殺人越貨敗德亂行之污染。吾人不禁懷疑我五千年悠久之文化傳統、中庸、中道、中行的德性,豈已蕩然無存!愚昧如我者,直百思而不解。困惑之餘,乃拾掇舊聞淺識,綴爲文章,期以爲茶餘飯後之談助或爲愚者千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