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我幼年在家鄉入私塾讀「千家詩」和近幾年參加「台北市孔子廟詩學研究會」重讀「千家詩」時間相隔七十餘年,因國難家恨,憂患人生,感受良多。年前偶讀「旭林存稿」書內談到有關明世宗送毛伯溫詩的來源考證。玆引述其資料,以備參考。復追念鄉賢老師對我啓蒙教誨的恩德。「千家詩」全部都是選輯唐宋人的五、七絕句和五、七律詩。看起來很蹊蹺,不知何以最後附上兩首明人的七律詩。第一首題署明寧獻王「送天師」。寧獻王朱權是明太祖的兒子,分封在龍虎山的江西,那且不去管他。第二首題署明世宗...
一、緒言虞書(舜典)有言:「詩言志,歌永言,律和聲。」鄭康成註釋:詩所以言人之志意,歌又所以長言詩之意,聲中律,乃爲和。(按律指律呂言,律呂爲古代正聲音之樂器,陽者爲律,陰者爲呂,各六音。)蓋詩歌之誕生,源於人情哀樂,發爲咿唔,配以管絃,經語言紀錄,見諸文字,廣被傳誦,遂成爲發抒情感、意志之時代語言。時代因有先後,詩歌遂分古今,惟其具有表達人類志意,時代脈動呼聲,以及美化人性、滌盪滓穢之教化作用,則無分軒輊。語其實效,有裨於國計民生者,雖隱微而不彰,而有...
時間夠快,一年的光景,一愰又輕烟似地飛去了!「橫過天香第一枝」,這在故里豈不正是雪花片片,腊梅處處的時候嗎?!在可留戀的記憶裡,歲暮的情景又已展現眼簾。寫春聯一事就像一隻鳥,時時攪擾着我的心,激起不住的翻騰!春聯的來歷,相傳起自秦漢桃符板沿下而來;昔蜀主劉昶首開風氣,繼之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斯道,大倡其行,(詳於歐陽修宋史蜀世家說,恕從略。)於是春聯便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我國人心目中不僅是希望和歡樂的象徵,同時也描繪了我中華民族追求幸福的意境。春聯儘...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2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