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记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冬寒憶手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鍾吾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手炉 形制 父母 记忆

    由於驟然間的寒流來襲,使得人們一時無法適應。早起,見着一位老太太,兩手抱着一隻陶泥的小火爐,坐在屋子裏取暖;不由地想起兒時,在大陸上用的銅手爐。在大陸上,尤其是北方,手爐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東西。一般人家總少不了備有一、兩把手爐。主要的是給老年人跟孩子們用。手爐多爲銅質,陶泥也有;與手爐類似的,還有脚爐之分。手爐,小而精緻;脚爐,大而笨拙。手爐小的只有拳頭一般大,脚爐大的有直徑上尺的。其形狀,脚爐多爲圓形,手爐的樣子可多了,有圓、有扁、有橢圓也有八角的...

  • 文章我到過杜甫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香谷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耒阳杜陵 首阳山杜村 游览记忆

    『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〇)字子,是晉朝杜預十三世孫。杜預本京兆杜陵人,所以杜甫自稱「杜陵野老」。杜預少子遷居襄陽,因之,唐書便稱杜甫爲襄陽人。杜甫的曾祖任鞏縣縣令遂家焉。故杜甫實爲河南鞏縣人。』編者識

  • 文章故鄕風物舊時情(趕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陳潔泉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故乡盛会 赶会风俗 旧时记忆 思念故土

    春節一過,在故鄕緊接著就是趕一連串的會,因爲這是一年一度的盛會,一旦錯過了,就得等到來年,所以每個人都有萬全的準備,絕不錯過十二個月一次的機會。會場上的花樣眞是琳瑯滿目,除了唱戲、燒香之外,有拉洋片的,玩猴的,代寶的,更有長指甲的好眼葯,和李麻子的好膏葯,另外還有賣玩具的,賣花喜團兒的,和滾甜酒的等。放眼望去,在土坡上,有著各式農具,隨著坡沿,則是一排排的布棚,裏面擺滿了布疋與百貨,只要是屋裏人喜歡的東西樣樣俱全;說起布的名字可眞有意思,什麼拐花提啦,直...

  • 文章全麥·麩皮·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8期  作者:郭晉秀 出版时间:1985-08-30
    关键字: 传统习俗 家乡记忆 人生哲学 物极必反

    在重男輕女的時代,一切諺語中,也莫不足表露出這味道。我深深記得,在分析人類五官時,有句話?:男子口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糠。還不是「吃」糠,是說「喃糠」。比吃的境界更差。因此,也足以證明,糠、麩皮,不是好東西,至少,有錢,有福,好命的人是不吃它的,賤命的女人才不得不吃。平劇秦香蓮的故事中,形容荒旱年頭沒收成,秦靑蓮張羅來有限的食糧,奉於公婆,自己躲在厨房,偸偸兒吃糠。戲劇中的動作誇張,糠粗陋難殼,她要聳起肩膀往下呑,給人印象至深。以往在人工磨麥成麪的日子中...

  • 文章東關廟群散紀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樹棚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东关庙群 阎王庙 护国洪游寺 安阳记忆

    閻王廟在城東南,矩牆二百餘公尺,占地縱橫約兩百餘公尺,建有大殿三進,後有望花台。原名並非閻王廟,正名爲護國洪遊寺。因數次遭兵劫戰火洗劫,毀損幾乎殆盡,雖經多次修繕,但已不復前貌。民國以後,盜竊更是雪上加霜,巨大銅鑄佛像,竟然搬運數里之外。因佛像過重,棄置於碧霞寺(當地人稱奶奶廟)後里許,用土少微掩埋,筆者年幼時,亦曾目睹佛像被埋之情形。後來爲信徒運回,重行修繕供民衆祈禱。不久因傳聞所誤,說彌勒佛肚中有寶,乃將佛像肚上挖了一個大洞,修補後已然留有二十餘公分...

  • 文章安陽東關大葱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石玉田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东关大葱 安阳大葱 家乡记忆

    葱很普遍,家家戶戶,每天三餐少不了它。就連大小飯店,也是不能少了它。因爲葱是一種調味品,不管炒肉、炒菜、燒湯都少不了。所以說很普遍,不稀奇,不主貴。可是我們安陽家鄕,大葱就跟別地的葱不一樣。葱可分爲兩種:一種叫小葱,在春夏有,諸位鄕長假如不健忘的話,可能還記得每年春天,街道上就聽到賣小葱、苦麻菜的叫聲。早飯時涼拌配饃,吃小米稀飯。和台灣日常用的葱一樣大小。一種是大葱,我們安陽大葱,可就大多了,有五六十公分長,粗有五公分多,所以叫大葱。那爲何又叫東關大葱呢...

  • 文章山藥與馬鈴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長海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山药马铃薯区分 童年记忆 说法考证

    拜讀張其昀先生大作傅靑主傳序,闡述傅靑主爲三民主義的前驅者。文中多發揚我民族正氣,傳播我中華文化傳統精神——不屈不撓,堅靱奮鬥,雖未卽成功於當世,終必復興於後代。先賢護衞國魂,影響深遠之情,躍然紙上,讀來曷勝欽仰。張先生之文章,久已蜚聲文壇。筆者淺學,卽已收集多篇,作爲課子之用。惟張先生所著傳文,內中「山藥(馬鈴薯)」一詞,頗有惑焉。筆者幼年寄寓河南鄭州,每屆秋末冬初,甚多山樂擔販沿街兜售,故識其形狀。醫者言,味甘可食。入藥益補,頗利胃腸。並言以懷慶府(...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