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中原戏曲 源流 曲调

    中原戏的历史渊源甚久,是値得研究发扬的。其敎育性的潜移默化,支配吾豫各基层社会者垂数千年(这个统计幷非无据容后专文报道)。但凭断简残篇,吉光片羽,传讹舛错,文献乏征。要想整理出一个完整体系来,供人探讨,实非易事。究其原因,系有识者认为小道,不屑一顾,而欲言者又不能用文墨为其表达。致使这块园地一任其荒凉榛芜,乏人开拓,眞是可惜。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社会的需要,它仍然站在那里,并没有受了淘汰。这也是我们値得庆幸的一件事。我们当然有责任整理它,发扬它

  • 文章漫谈河南子(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题材 曲目

    五)题材吾豫俗文学,向来发达,你若能把俗文坛作一鸟瞰,定会使你瞪目乍舌,大吃一惊。单就子的剧本来源及作者想作一次探讨研究实非易事。因为一人所知有限。而剧本题材渊源无穷,仅就所知略述一二。㈠题材来源:子戏很少创作剧本,除少数时事报导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鼓子翻译而来。就文体讲多系翻译体,其源流可分五类:⑴源于传记——此类题材多采自经史传记,文饰变化,在所难免,要以忠孝事迹为选择对象。例如:吴湘女分琴——本左传昭公十九年、与十六年,及史记楚世家

  • 文章看戲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戏曲 抗战回忆 戏曲人生

    所作的任何事情,没有一样称老太婆的心意,眞是受尽百般委,不知道如何是好。幸而家中有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小姑,从中护调停,使嫂嫂多次免于责罚,并勤吿母亲说,嫂嫂也是人家的女儿,就像我是妈的女儿一样,如果母亲待嫂嫂不能像女儿一样,任意打骂,将来女儿嫁出去,也会受到婆婆的苛待,那时你就是心疼女儿也来不及了。何如现在善待嫂嫂,做个好婆婆,树立一个和善的榜样,将来女儿也不致受苦,一家和乐,家家和乐,岂不甚好。婆婆受女儿感动,改变态度,媳妇心情愉快,做事也少差错,自此

  • 文章河南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瘂弦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河南梆子 曲子戏 河南坠子

    ——有关豫剧梆子、子、坠子等介绍文字三则,系摘自一九八三年八月大陆初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艺卷,具有参考价値特为转载,以供切磋。——编者

  • 文章南阳的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南阳 戏曲 河南梆子 河南坠子

    南阳城内仅「大华戏院」一所,鄕下并无戏院之建立。凡庙会、丰收、祭祀、演戏,均系临时搭建戏台,请流动戏班演唱,通常演唱三天。敬神戏均属正规戏,如梆子、越调、二簧等,谓之大戏。他如子戏素有「淫浪调」之称,故不能用于敬神演唱。河南梆子原为秦腔别支,因地城影响,其间亦有区分。其一为豫东调,即所谓开封调,自名伶陈素眞出,由樊粹庭扶持,改良唱腔,编写剧本,演出新剧,甚为观众所喜爱,风行西北、西南各地。其二为豫西调,即洛阳调,伶人以常香玉为最著。其三是「靠山簧

  • 文章和叶代表祖灏怀乡——商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張友騫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商城 怀乡曲 诗歌作品

    一听罢鄕音读罢[1]故鄕泥土最芳香金刚夕照人情暖[2]洎水永留世泽长[3]商王自古封禅地[4]邪魔于今作舞场[5]幽谷芝兰流海角 几时移植到天堂[6]二离鄕背井志虽坚 徒抱遐思亦枉然唤醒国人抒国难 宏扬尧德现尧天[7]久经苛政盼亡日[8]引领王师已有年[9]君若渡江誓击楫[10]我将跃马着先鞭[11][1] 本年农历正月初八日河南商城旅台北市同鄕春节团拜席上杨将军庭芳,刘博士淦之、赵将军振宇、张代表旭东、叶代表祖灏分别以鄕音致词,倍感亲切。会后

  • 文章今日昔日石頭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李家勤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石头城 乌衣巷 歌曲 返乡

    躲进古老的「瞻园」的二楼,飮一杯香纯的「金萱」,听一哀惋的古筝,整理一下思绪。算是「偷得浮生半『刻』闲」吧?乌衣巷~八八年探访时,尙看到一条门牌上是「乌衣巷」的灰色瓦房,后由于受到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名之累,访客大增,后乃兴建了数栋水泥房舍代之,另加上一栋「王谢故居」凑数,据说主要是应付大批日本观光客的,迹近荒唐。伫立巷口,顿生今夕何夕之叹。「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如今只有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今人以新歌哀唱千年前六朝金粉,皇亲贵族。均难逃世代

  • 文章漫談安陽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安阳 风俗民情 过年习俗 乡野小曲

    歲暮寒天年關將屆,冬去春來,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時間過得真快,屈指算來在臺灣已五十二個年頭。回想過去流亡、從戎、受訓、磨練、成家生子,為子女忙忙碌碌,這一幕一幕都浮在眼前。照照鏡子,華髮叢生縐紋滿面,不覺已越古稀之年。真如孔子所曰:「發慎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光復後來臺的第一代,都已邁入耆耋之年;第二代都已成家立業;第三代已相繼出世,真是歲月不饒人感慨萬千。在我的感覺上,第一代以下的人,對安陽事物瞭解太少?對家鄉風俗民情知道更少?充其量除知...

  • 文章安陽皇協軍起義反正實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安阳 西 抗日部队 粉碎阴谋

    中原文献十三卷六期王松林先生忆故鄕抗战时事物之二「皇协军」,因为王先生系西沟人,得能报道抗战期间,此一重要事件。且对日本军阀烂施轰炸以泄愤,叙述颇详,尤为难得。惟所述起义反正经过,与事实略有出入,事关民族气节与忠奸之分,不能不就所知,加以说明。日本军阀敢于发动侵华战争,以为三个月就可以亡中国。没有想到,继七七事变,发动八一三淞沪战争,在淞沪地区,我们就足足抵抗了三个月。如果日本有一个眞正战略家,军事家,知道三个月亡不了中国,赶快悬崖勒马,结束战争,尙不

  • 文章我記憶中的家郷戲(戲條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戏曲艺术 人物回忆 河南梆子

    女士编导「凯歌归」、「茑罗盟」(以乱世夫妻之名上演)等戏,在各地上演,个人占了点小便宜,王立忠的名字,为鄕亲们所知道,也因此认识了一位同鄕梁先生,他专诚到我家看我,他又与我谈到「戏条子」,他也记得很多,这是我第三次知道「戏条子」的受人重视,以及熟记「戏条子」的重要。「戏条子」就是戏中常用的一种「通词」,编剧者与演员,须多记熟记,对于上戏很有帮助:敬将记忆所及的「戏条子」,略述于后;请鄕亲们与专家学者敎诲。想到那里,写到那里,没有条理次序,请谅!一、迷魂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