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一、寒食节:是中国特有的民俗节日,正好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因此古代人皆称「寒食节」为「一百五」。例如,唐朝诗圣杜甫就有一首诗叙述:「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液。」又如宗长姚合先贤的「寒食书事诗」——「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据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另注云:「据日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紧紧相连,人们常把两者混为一谈。在中古代「寒食」是一个独立的节日。隋唐
三三五五踏靑行」(苏彻《踏靑》)。每当春回大地,靑草发绿,古人有踏靑的习俗。据《月令粉编》引《奏中岁时记》:「上己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憩飮,践靑草,谓之曰踏靑履。」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春天来到各地时间有先有后,所以古代踏靑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在农历正月初七初八的,也有在二月二日或三月初三的,在北方甚至有迟至端午的,后来又盛行在淸明前后进行踏靑活动。宋吴惟信《苏堤淸明即事》诗:「梨花风起正淸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生动地描摹了当时踏靑盛况。四、清明节与寒食节我国
南北朝时,北魏再加以严禁,「魏书」载:「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从此寒食节遂废,只余下淸明节了。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