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的威胁,遂亦相率避难南迁。这些南迁的中原子民,究属自动转徙而来的,和秦代被动谪戍而来的,自不相同。益以时代进化关系,他们的知识水准,远较秦代戌民苗裔为高超,尤具冒险犯难的精神,又能吸收兼并其它各系,以故宋代的迁客,终于成为今天客家民系的先祖。但因秦代戍民于南方,落籍悠久,所有肥沃膏腴土地,早被占尽,无形中成为当时的「主体」,更由于他们忘忽自己祖先之为客,以故后来迁入的人民,自然被以「客位」目之。这些后来的客人,初集处于闽、粤、赣的三角地带,随后人口蕃衍,当地
一 客家南迁与其迁徙原因「客」、「客族」、「客家」的名称,在唐书食货志,及宋初乐史之太平寰宇记,宋神宗勅撰之元丰九域志诸书中,即已屡见不鲜。他们本是中原汉族,大都为北起山西幷州之上党(今山西长治县一带),西至河南司州之弘农(今河南灵寳县一带),东达安徽之淮南(今安徽寿县一带),南至湖北之黄州(今湖北黄陂黄岗),中至河南之豫州(今河南新蔡安丰以西、颖水之北)的居民,但后来却因天灾人祸而向各地迁徙,且前后大迁徙不止一次?①根据名考古家罗香林先生的考据,认为
台湾同胞们带回的「唐山过台湾的故事」、「台湾丛书序」和「客家鄕贤录」等书籍中均有详尽记载。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头刀)走天涯—为福州人世界大会而写」的文章中叙述的更明白:「自唐朝以来,福州与莆田都成为中原各大民族向南发展的必经之地,各民族在南迁的过程中都先到福州或莆田落户。然后他们的子孙陆续南下到闽南各地,到潮州入邑,到广惠肇三府,甚至海南岛和台湾去。」其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兵灾、战乱、饥荒及黄河泛滥。具体南迁有五次。第一次,西晋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97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