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世界客属总会覆中原文献社致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世界客属总会 致谢函

    敬启者:此次世界客属总会擧行成立大会,各海内外鄕亲俊彦,踊跃光临,达千余之众,其中海外社团首长贤达及代表共约三百人。情况热烈,阵容壮丽,并蒙 严副总统及侨委会毛委员长、内政部部长等各长官莅会祝贺致词期勉,会众至感欢欣,亲爱团结之情,报章竞载。蒙远惠贺勉,更增光彩,经将台衔及贺件在大会宣读并载入特刋,用再专伸谢,尙请 台,随时指敎,以利会务开展,实所盼祷。此致 中原文献社翁钤 敬启六三年十月十四日

  • 文章鄕土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契剛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函谷关 历史演变 地理位置

    关隘几已完全丧失昔日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作用,但回忆鄕关,可有助硏究先民奋斗的史实,尤其河南是四达之地,交通要冲,我国五千年历史,除了偏安之局,无论在军事上或经济上,对我中华民族的发展,河南都是关键性的地区,论语有温故知新之训,在此复国积极准备期间,谈谈鄕土名蹟,应是极有意义的事,容先来谈谷关。谷关可称起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古关之一,最初「谷」同「谷关」并不一回事,谷名称的由来,是因自崤山西至潼关,其间二百余里,道路多在涧谷中通过,两侧绝壁如刀削,高数丈

  • 文章(故乡风情)千古名塞谷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2期  作者:台胞聯誼會 出版时间:1994-04-03
    关键字: 唐太宗 白居易 谷古道 李白

    谷关位于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北坡头乡五垛村,距市区七千余米,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而得名。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谷古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率六国之师伐秦,秦依谷关险,使六国军队「伏尺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国军

  • 文章第十三屆周易與現代國際討論會經過概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邀请函 周易 学术讨论 安阳殷墟 现代化

    会前书㈠邀请书(录原文)㈡邀请(录原文)㈢第二号邀请(录原文)联办单位美国三六易经学会、法国中华周易硏究会、香港玄轩居易学会、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台湾省台中县易道学会、安阳大学、安阳周易硏究会、安阳周易专修学院、红旗渠集团安阳卷烟厂等单位。学术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唐明邦,中国易经学会顾问,武汉大学教授。副组长: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硏究所硏究员。吴铁铸,郑州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吴秋文,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创办人兼理事长。焦蔚芳,美国河洛易理念书院院长。吴爱灵

  • 文章谷关」与「灵宝巿」今昔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張周朔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函谷关 雄关要塞 文化发祥地 名胜古迹 物产丰富

    谷关建置于春秋战国时代,为我国千古雄关之一;因关在峡谷之中,深险如,故曰谷。北濒黄河,南依秦岭及殽山(余舅家村曰崤底,即以其位于殽山余脉之故),纵深一百八十里,直抵潼关;贾谊「过秦论」之首句,即为「秦孝公据殽之固」,其冲要可知。灵宝有一条涧河自南而北,流注黄河,关址即位于间河西岸上之王垛村,北距黄河仅七公里。(王垛村为余姑表弟张高身之家乡,高身大学卒业后,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于一九九二年退休;其子世超,现任职北京中央科学院化冶所。)谷关向称兵

  • 文章居臺安陽同鄉動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曹操高陵 墓葬挖掘 收支征信 来函

    文字图片资料外,还缺的经费敬请支援。第六、本文献不仅寄给同乡(多年不捐助,仍然寄上文献),而且寄国内外大图书馆典存。㈢德国华裔学志图书馆来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们收到贵社安阳文献第二十六期,对此我们非常感谢。贵社丰富了我馆的藏书,但我们发现,我们还缺一九八九年的第五期和二〇〇六的第二十二期。如果可能,请贵社帮忙寄来。还有,请注意我们的新地址:谢谢您们的合作!此致敬礼Alek Stypa司徒柏㈣安阳文献邀稿信诸位好乡亲,大家好:《安阳文献》社,九十九

  • 文章傷寒論的價值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玉要略方》 中医文化 思想价值

    洙,在馆阁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要略方三卷,据说上卷是辨伤寒,中卷是论杂病,下卷为列举处方,同时并记载妇人病的治疗。由此可知卷数是可以改变的,而在伤寒书中也有金匮要略,金匮玉要略书中也有伤寒并入。现今以伤寒论异本流传下来的金匮玉经,一般认为成于唐人之手。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伤寒论的传本,有宋版伤寒论(简称宋本),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伤寒论自从张仲景于西元二〇〇年前后编纂约经过一百年后,由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散逸的仲景旧论,加以撰次。王叔和高平

  • 文章大陸來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五十周年 同乡来函 玉皇庙会 抬歌

    我陷入困境。倘有水冶老鄕(如王庭氏家族)略加支助,当月就可见效益(生产甲酸HCOOH,副产品芒硝Na2SO4,均市场紧俏品)所有条件我都可接受(因为我本人无任何名利欲),只要水冶西街老鄕能获益,我便退避三舍,因为我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让当地老鄕富起来。此情,望安泽老兄能定点动员,若能有成效,水冶鎭、水冶西街老鄕将万分感激。你是搞教育的,在故鄕办学;我是学工的,只能在故鄕办工业,我想,不论在家鄕,不论在外地,都能为家鄕父老做点实事才有意义,你说呢?信笔写来,显得拉杂,尙

  • 文章居臺安陽同鄕活動概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来函 昌乐骨刻文 新加坡叻沙 收支征信 河洛文化

    上了一堂活泼的「校外教学」课程。民国九〇年三月三日联合报十四版文/李玉玲图 /赵慧琳㈢青年军二〇四师陈雅山来高乡长勋鉴:早在《中原在台人物志》㈡看到〈安阳高安泽自述〉,大作中敬悉我等于民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夏,同船同伙来台的,又同编在二〇四师六一〇团,余编在重砲连。在全师官士兵即将去北京,青岛前,我重砲连留在台湾,等候砲兵器装备。由乡长之大作〈青岛大沽河之战〉,得知乡长坚强奋斗与来台后师大求学经过,深感敬佩,自叹不如。余学甲骨文字书法大师,安国钧乡长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