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假借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御」字構意新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力國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御” 祭祀 构意 假借

    根源。传世文献中认为驭乃御之古文,只是在驾驭马车上相同,是同音假借所致。典籍中御表示驾驭马车之意,是假借义变本义的文字学现象。由此,对《对甲骨文诂林》(第一册)中待考的「」字亦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当是「」的异体。作者简介:刘力国(一九八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和文字学研究工作。本文选自《宜宾学院学报》第10卷第九期二〇一〇年九月。[1] 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八。[2] 闻宥殷墟文字

  • 文章文獻之「獻」本應作「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王廣慶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本字考证 假借字 “文宪” “文献”

    古书中有用音同义异之字代替正字者,即所谓假借字。周礼保氏敎国子以六书,六书中即有假借一项,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谓凡事物之无字者,皆得依托同声之字而用之也。然经籍文句之字,亦有误用其他同声之字者。传注家就其文义,强为之解,沿用日久,不觉其非。如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郑注,征成也,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集注亦云,文典籍也,献贤也,贤即贤才,指耆旧言。鄙意如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