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价值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山下的名勝古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黄山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李世民

    攀登黃山是我嚮往已久的心願,竟於去(86)年九月下旬達成心願,昻然登上黃山第二高峰光月頂,據高臨下,凡黃山的群峰、雲海、奇松、怪石無不盡收眼底。看得最清楚的是鰲魚揹烏龜、蓮花峰、天都峰、天池等。不但親眼看到而且雙手也摸到那個鬼斧神功的飛來石。也看到浩翰的雲海,頗有海到無邊天作岸,人登絕頂我爲峰之慨。此次黃山之遊,意料之外的也參觀了安徽省黟縣西遞村的古民居,歙縣唐樂村的牌坊群,因其意義深長,甚具歷史價値,特就記憶所及,略述於后:一、西遞村—爲唐太宗李世民裔胄...

  • 文章南陽蒸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秦培斕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南阳蒸菜 历史渊源 营养价值

    盡管吃過各國料理,百味佳餚,你可曾吃過我們南陽的蒸菜嗎?如果你有幸在中國的文化名城—南陽吃過一次蒸菜,那麼你走到各國他鄉天涯海角,就會久久不能忘懷,在宛城—南陽吃的蒸菜。南陽不愧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才輩出的古城,當今的水城、綠城,現代化的文明城。歷史記載,這座古城,在吃的方面,也非常講究,也吃出了文化。傳說光武帝時王莽攆劉秀,攆到南陽,劉秀又渴又餓,舉步難行。這時遇一村姑下田送飯,賜給他一碗麥仁湯,吃后贊不絕口,頓覺精神倍增,逃脫了王莽的追殺。劉秀得帝后,...

  • 文章白蘿蔔的吃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至善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白萝卜 营养价值 谚语 故乡味道

    天氣漸漸轉涼了,市場裏的白蘿蔔又多了起來,到了冬天,白蘿蔔更是價廉物美的主要蔬菜之一。故鄕河南杞縣有句諺語:「蘿蔔上了街,藥舖不用開。」由此可見,吃白蘿蔔好處多多!故鄕醫藥不發達,家人得了感冒咳嗽,多半用白蘿蔔,煑碗蘿蔔水給患者喝,因白蘿蔔有袪痰、鎭咳之藥效。故鄕的冬天,到處冰天雪地,形成了一望無際的銀色世界!田裏的農作物不再生長,只有到來年春暖大地,整地播種了。這時候家家戶戶所吃的蔬菜,除包心白菜,就是紅蘿蔔、白蘿蔔了。白蘿蔔的吃法很多,可切絲炒著吃,...

  • 文章題翰苑英華中州集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家鉉翁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中州集 诗词总集 文学价值

    世之治也。三光五岳之氣。鍾而爲一代人物。其生乎中原。奮乎齊魯汴洛之間者。固中州人物也。亦有生於四方。奮於遐外。而道學文章爲世所宗。功化德業被於海內。雖謂之中州人物可也。蓋天爲斯世而生斯人。氣化之全。光岳之英。實萃於是。一方豈得而私其有哉。迨夫宇縣中分。南北異壤。而論道統之所自來。必曰宗於某。言文脈之所從出。必曰派於某。又莫非盛時人物範模憲度之所流衍。故壤地有南北。而人物無南北。道統文脈無南北。雖在萬里外。皆中州也。況於在中州者乎。余嘗有見於此。自燕徙而河...

  • 文章(中原文物)雲霄千古話鐵塔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第79卷 第79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3-07-03
    关键字: 文物 开封 灵感塔 福胜塔 修葺 价值

    開封古名大梁,漢曰陳留,後改汴州,又稱汴梁,爲我國歷史上六大古都之一,亦爲中華文化發達較早的地區。據史載,春秋的鄭莊公鄭邴在此築城,取開拓封疆的意思,故名開封,爲當時屯糧儲粟的地方。戰國時代魏惠王九年(西元前三六二年),將首都遷至開封附近的新里城,命名大梁,孟子曾在這裡與梁惠王論政。五代時爲梁、晉、漢、周與北宋、金朝等七個朝代的都城,其中尤以北宋一百九十五年間的開封最爲輝煌,當時稱東京,是政治、經濟中心,以及人文薈萃之地。鐵塔是開封最著名的古蹟之一,是一...

  • 文章五月榴花紅似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6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6-25
    关键字: 石榴花 石榴特点 实用价值

    五月榴花開得像火一般的艶紅,這是在家鄕每年必見的夏景,在台廿餘年,不僅未欣賞過那艶紅如火的石榴花;連石榴樹都未見過一株,時値五月,正是榴花絳紅似火,明艶耀眼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家鄕那絳紅美艶的榴花了。榴花陰曆五月盛開,其色深紅如火,明艶照人,在黃河流域中下游的華北中原地區,各家的庭院階前,墻邊籬下,都要栽種幾株榴樹,每年五月,常見綠葉枝頭,榴花怒放,花簇艶紅燦爛,耀眼奪目,大有紅色撲人的感覺!它的絳紅明艶,使任何紅色花卉都要大爲失色,自歎弗如了!石榴花在花...

  • 文章中國人祖先是許昌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许昌人 人类头盖骨化石 学术价值

    八至千万年前头骨河南出土填补中国现代人类进化史【人间福报综合外电报导】中国国家文物局二十二日召开记者会,公布河南省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距今八万年至十万年,按惯例命名为「许昌人」。这项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重大学术价值。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曾因一九六五年出土大量动物化石、石器而引起考古学界重视,去年十二月,考古人员在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十二万八千至七万五千年)早期地层中,陆续发现十六块人类骨片。经专家

  • 文章大報導中國現存唯一的知府衙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周大新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南阳知府衙门 《南阳府志》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修葺工程

    作爲一個南陽人,我一直爲南陽擁有幾處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而自豪,特別是南陽知府衙門。南陽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在這裡定居,業農維生,周朝時因經濟發達,成爲申伯國之都;春秋戰國時,是楚國著名的手工業冶鐵中心和商業城市。公元前七十二年,秦昭王在此設立南陽郡,直至隋,皆有太守治所。元朝至元八年(一二七一年),元世祖開始在南陽設府,立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敎養百姓」。同時在城內西南隅(今民主街西頭北側)建了知府衙門。明...

  • 文章方城拐河關帝廟與晉代詩畫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賀金峰 武建華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拐河关帝庙 晋代诗画石 文艺价值

    实乃画祖顾恺之神韵。诗文音韵和谐,雅俗共赏,令人皆可成诵;造像出神入化,巧夺天工,让人一睹均能永铭。如今,这座古镇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红楼林立,绿树掩映,巿场繁荣,五业兴旺。山间菌菇香溢四海,地下矿产运销五洲,花香鸟语尽是物阜民丰,人欢鸟悦皆兆年瑞日祥。关帝庙与晋代诗画石也因之而为世人所注目,所珍视,越来越显示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对促进这座中州名镇的经济发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联:河南省方城县文化路一号院内 武建

  • 文章返安陽探親,談今古事二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永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马齿苋 野菜烹饪方法 营养价值 花艺师傅 花艺方法

    一、馬齒莧:今(一〇三)年四月中返故鄉小住三月,常收看CCTV衛生健康頻道節目,每日有名醫家開講一道時令養生藥、菜,其中便有這久違的馬齒莧,不免勾起我縷縷懷舊情絲。雖生於安陽老城內,但長在鄉間野地的馬齒莧,在我童年的飮食記憶中毫不陌生。甲骨,周易故鄉的安陽,舊稱殷都、鄴城、彰德、相州等。兒時,老城殘垣尙在,沿護城河走一圈,老輩人講爲九里十三步。一出城門便是田野鄉間,糧不足,野菜補,想充饑又嚐鮮就得手動,出城到田野,挖來或爬上樹採摘樹頭菜的情景,是我童年難忘的...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