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艺术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詹國祥致力保存「皮影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映廷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詹国祥 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民俗艺术

    随着电影、电视倡行之后,我国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的皮影戏已告式微。詹国祥有感于此道已衰,但「皮影人」却被英国人珍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中,无疑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値,所以决定收存、制绘近四十年来的皮影戏脸谱及表演技术公诸社会,并希望寻得家境淸寒、有伦理观念而爱国家、爱民族的靑年继其衣钵。詹国祥现年五十二岁,原籍河南省罗山县,现任职于嘉义县税捐处。据他硏究指出,皮影戏在我国约有一千九百余年的历史,它在历史上正确出现的时间,还是在汉武帝时,「搜神记」即有如此记载

  • 文章民俗艺术文化的诞生地——黄河流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民俗艺术 黄河流域 民间曲艺 京韵大鼓 抖空竹

    黄河流域不但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民俗艺术的大本营,像华北各省的大鼓书、坠子书、莲花落、铁板快书、数来宝、相声等等,这是属于唱与讲方面的。另外属于动作表演方面的,如抖空竹、踢毽子、跳绳、踢坛子、拉洋片、舞龙、狮等,亦多盛行于黄河流域。唱与讲方面的艺术,今在台多已失传;动作方面的,大部份幸而尙有人提倡,能够保留下来,这的确値得庆幸,今就个人过去所知道的,简要的谈一谈,如要详述,就非得数万字不可。甲 唱与讲的民间曲艺一、京韵大鼓—流行北平一带,因以京音演唱

  • 文章国家观念系于民俗文化(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民俗文化 传统伦理 传统艺术 民俗节日

    是民族的梦,神话是民族文化的宝藏,」神话虽是虚构的,但也有它现实的意义。春节贴门神,是除旧布新,增添喜气的表征,祈求阖家平安为鹄的,在今日已迈入工商社会,因建材的不同,而贴者已不多见,如此优美的民俗艺术,如任其随时代而流失,委实可惜,望祈国人给予新的诠释和传承,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八、民谣:简单说这就是从前流行歌曲的精华,富于地方色彩,也是一般民众共同的心声和情感的流露,她反映各地区的风俗民情,有些虽不登大雅,但其淳朴眞诚是値得肯定的。兹列举五首如下:小花孩

  • 文章鼠年話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渊源研究 民俗采风 民间禁忌 文化艺术

    。鼠,民间习俗博杂,畏之,恨之为民俗崇拜「四大家」「五大门」之一。浙江俗谓:「鼠鸣如数钱声,若在前半夜主得财,若在后半夜主散财」的禁忌。家中禁忌,老鼠突然成群迁离他去,谓不吉;将犯火灾。湖北一带俗呼「先鼠」为「失水」。遇见「白鼠」,犯凶,主生火或遭无名不测,还有鼠疫染身之忌,故「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又为宠物的是:布丁鼠,枫叶鼠,黄金鼠,银狐鼠。」鼠的文化艺术宋,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九、记:「既讲十二生肖,还涉到十二生肖文学作品,深深广泛地介入了中华文化各领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