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宛梆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梨圆奇葩——内乡宛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李強 范應龍 羅其書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渊源及历史 艺术特点 艺术成就

    一、宛梆的渊源及沿革宛梆,原称「老梆子」、「西调」、「南阳调」、「乱弹」、「喞喞」等,后改为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故名,它是绝无仅有的梆子声腔剧种。关于宛梆的渊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陕西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相传明末陕西秦腔艺人因避战乱、灾荒东迁入,传戏带班,逐渐形成南阳梆子;一说闯王李自成从山陕进攻豫、鄂,途经内乡,邓州时,由随军艺人传入,并与当地山歌民谣、乡土调相融合而成;一说它系河南梆子的一个变支,形成时间无考。清末民初南阳人张嘉谋重修嘉靖《南阳

  • 文章宛梆创始人张蕴璞传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道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张珊 张蕴璞 河南先贤 河南戏曲

    清道光末年,以「公议班」命名之独特剧,巡回演出于豫陕鄂诸省。所至里巷轰动,叟妪备赞,一时流传民间之谚语不胫而走[1],今之所称「宛梆」者,即觞于此也。某次,「公议班」演出于湖北光化县,当地某豪强为祝母寿而命该班刻日上演于其宅第。然包场既已定期,势难逾约赴演,公议班未即允诺。而该豪强无视常规习约,竟而卡去箱饰以相要挟。公议班义不为屈,专程诉之于公。公反复思虑:异地而涉官府,苟非银两充裕,势难与之决胜负,遂以骠骑驮足纹银,一骑一仆迳赴光化。尔时,恰遇 江湖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