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哲学研究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秦諸子學綜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诸子百家 先秦哲学 哲学研究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即奠定文化传承的道统:「礼义三百,威仪三千」的鼎盛状况!迨至春秋战国之世,礼乐崩坏,纲常式微,论语有「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礼分。又有「宰予问三年之丧」的规范,已不存完全之孝思不匮的眞心!当文化道统之生变,掀起长期的文化蜕变,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先秦诸子学说的昌明衍进,为中国思想奠定优良的传承道统。本当就孔子以前,中国哲学之观念作叙述,藉以明白哲学思想之特质,及哲学史之分期。这当然以孔孟学为大宗,其次则为墨子学派,先秦之世,儒墨两家为当时之显学

  • 文章中庸「其次致曲」語意之探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中庸》 其次致曲 语意探讨 哲学思想研究

    孟子曰:「理义之悦我心,如刍豢之悦我口。」我辈读书人,对于书籍,都有自己特别的爱好。在儒家的典籍中,个人最为欣赏「中庸」。中庸一书,虽非煌煌巨著,但却是儒家哲学思想比较有系统的典籍,其中包括天道、人道、治道,有原理、有方法,易于心领神会,实践力行。中庸的中心思想,是「中和」,中和是均衡和谐的状态,无过无不及,一切恰恰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日月代明,四时有序。比之社会,则是人人互敬互爱,济急扶倾,守望相助,各遂其生。也就是中庸所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