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易經與佛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易经 佛经 占卜

    佛经将智,概分为四,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易经系辞首先提出妙观察智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我们可以想像,古人在蛮荒时代,一觉醒来,就用眼睛接触天地间的森罗万象,天天观察,认识到日月运行,四季变化,动物植物,金木水火土等自然现象,以求得适应生存之道。是为知识的开端。其他动物,也有观察与适应自然的本能,但人却更

  • 文章中國最古的佛寺—白馬寺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0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88-10-03
    关键字: 白马寺 洛阳 佛教 佛经

    洛陽伽藍記載云: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人,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馬。時白馬員經而來,因以為名。位於我國河南省洛陽城內的白馬寺,是中國佛敎伽藍的發祥地。千百年來,迭遭兵燹,毁壞傾圮,這飽經一千多年風霜苦難的神聖古蹟,多虧歷朝各代之屢加修葺和維護,方能保存下來。白馬寺建築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傳說東漢孝明帝感夢,見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天...

  • 文章玄奘三藏對中國文化之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東初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佛经翻译 佛学思想 文化交流

    ㈠前言玄奘大師是我國佛敎史上留學之宗匠,是中華民族最偉大之探險家。其畢生獻身於溝通中印文化。留學印度十有九年,回國後在二十年間譯出一千三百餘卷經典,不僅開我國佛敎譯經史上新紀錄,卽在世界學術史上亦少有其匹。這種不畏艱苦冒險犯難的偉大精神及偉大學術貢獻,實値得國人永遠懷念與仰敬!他對我國歷史文化,旣有如此輝煌偉績的貢獻,實有向國人介紹的必要。㈡玄奘三藏之輝煌史績一、國內求學時代(四九六—六二七)唐三藏玄奘大師,俗稱唐僧。姓陳名褘,隋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出生...

  • 文章玄奘大師的偉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成一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佛法 大乘佛教 佛经翻译

    声名远播,赞誉纷来。接着又到四川亲近慧休、宝暹、道基、道根等大德。听讲阿毗昙、摄大乘、迦延、婆沙、杂心等大论,奘师以一闻千悟的天才,不久对整个佛法有了深入的体悟,此时川中大德云集,戒坛宏开,奘师于武德五年(六二二)圆具了三坛大戒,成为正式的大比丘了。此时奘师正好二十一岁。四、志全法宝奘师在硏习佛法、演讲佛经几年之后,渐有佛经尚未完全翻来之感,尤其异说蠭起,令人有无所适从的困惑,于是立志到印度取经以全法宝,而释羣疑。此时李渊父子(世民)初建唐鼎,国家秩序粗定,但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