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文物播迁记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8期  作者:杭立武 出版时间:1985-08-30
    关键字: 中华文物 播迁名单 学术著作 序言 原始资料

    的便利,以及各有关机关的合作。至于播运工作,所有参预及出力人士均在第一章内列擧。此外,我要特别感谢张岳军先生在第一次搬运时的大力支援,以及王雪艇先生在第二次搬运时的不断鼓励。中华文物乃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每个中国人多多少少都受中国文化的薰陶,因此没有不爱护珍视中华文物,政府尤其如是。这本书的记录,就是政府和许许多多有关人士珍视中华文物的证明,而我仅是其中的一个。而由于数十年来的辗转流徙,更显示了这些文物的可贵。全稿完成后,曾于赴美之便送陈 蒋夫人核阅,嗣承亲撰序

  • 文章华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实光辉(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献鼎一脔中华文物世代传承,千万年来,自成体系,虽变刧相仍,文物历有损毁,然华夏历史悠久,文物层既广且厚,以故从传世与出土文物中,仍可获知华夏文物数千年之美。又久远刧来,华夏民族即好古尊古,养成了珍视历史文化传统的观念,一旦文物出土,往往视为祥瑞,甚至有改元纪年,以示尊敬庆幸者。(周礼,天官)说:「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鎭大宝藏焉」;玉府天府,易言之,亦即今日之宫庭博物馆。此后西汉有「石渠」、「麒麟」二阁,东汉有「云台

  • 文章华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实光辉(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的小品工艺作品。这类作品,以明代最为雅致,明人用刀,法多圆润,手指触抚,根本无棱角迟滞之感,而造型大方简洁,尤其长处,由于风气所趋,名家辈出,如濮仲谦、朱小松、朱三松等等皆以雕竹驰名士林,和书画家享有同样的地位,其作品比之名画名蹟更受收藏者的爱好。期待民族融和力之发挥中华文物,是华夏文明的具体表现。文物的精神也反映出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性格,综观故宫收藏,不难见出中国艺术的精神,从史前至近代,大都以含蓄自然为主流,物我一体,天人合德。大如钟鼎彜器,小如文房珍玩

  • 文章魯迅關於南陽漢畫的九封書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楊士俊、王峰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鲁迅 南阳汉书 中华文化 文物

    宾、王正朔等人发出关于南阳汉画像的书信多封。现选注九封。鲁迅致台静农(四封)一青兄:七日函收到。……南阳画像,也许见过若干,但很难说,因为购于店头,多不明出处也,倘能得一全份,极望。……此致,即颂时绥豫上 八月十一日二伯简兄:十一日信并《南阳画像访拓记》一本,顷同时收到。关于石刻事,王冶秋兄亦已有信来。日内拟即汇三十元,托其雇工椎拓,但北方已冷,将结冰,今年不能动手亦未可料。印成汉画,读者不多,欲不赔本,恐难。南阳石刻,关百益有选印本(中华书局出版),亦多

  • 文章丙子新年談國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河图洛书》 中华文化 天干地支 出土文物 图腾

    人生的脚步一天一天向前走,一九九五年乙亥已过去,新的丙子又降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令人欢欣鼓舞。农业社会时代人人都过「春节」,享受的是丰衣足食;现代人过的是新年,得到假期休闲活动,出国旅游,饱览世界风光,身心舒畅,快乐无穷。有关一年一度的生肖计年,是来自中古时代,伏羲氏首创八卦图说,而后衍生「河图洛书」,从此展现中华文化的开端。在民族文化智慧成长中,我们可以从干支计年的方法,求证历史文化演变的过程。自黄帝轩辕氏在西元前二六九六年治事之后,就发明用甲、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