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史料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墟甲骨文出土年月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殷墟 甲骨文 出土日期 史料研究

    殷墟卽北塜,在安陽縣城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河南岸,今小屯村所在地。史記載:『秦二世三年,項羽與章邯盟洹水南,卽殷墟』。竹書紀年稱:『盤庚十四年(西元前一三八七年)自奄遷於北塜,曰殷』(盤庚以前國號商)。元和郡縣志曰:『相州爲盤庚之所都,曰殷墟』。自盤庚歷小辛、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受辛,卽紂王)十帝,凡二百六十五年均都於此。因之,安陽縣境頗多殷代古跡。安陽城內南門東街有『商王廟』,祀商廟歷代君主。這可能是我國絕無僅有的這種廟...

  • 文章南北叢林冠寺塔象徵古都安陽的文峰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峰塔 建筑历史 史料研究

    當進入安陽市區,遠遠可以看到一座雄重壯觀高擎聳立的古塔。這就是人們視爲安陽象徵的文峰塔。塔位于老城西北隅大寺前街,天寧寺舊址。所以又叫天寧寺塔,安陽人簡稱「大寺」。文峰塔建築于後周廣順二年(公元九五二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元、明、清三代對此塔都重修過。清朝乾隆年間(一七六三年),當時任彰德府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修天寧寺和塔,認爲塔的東南方的孔廟與塔遙相呼應,這兩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因此,并在門額上題字曰:「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於是又得名「文峰塔」...

  • 文章殷商朝的農業與其他自然資源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安阳气候 稻米研究 小麦种植 史料考证 自然资源

    他对发掘出来甲骨文第一手的知识,写了一篇关于农业问题的重要论文②[2];胡厚宣在随董作宾受训期间曾经手抄与研究甲骨文,这一篇文章标示了某种程度对于殷墟出土纯正卜骨记录眞正了解与不带偏见解释的开始。较晚近以来,可以说是在第三阶段,学者们曾从若干不同的角度研究殷商时期的农业,尤其因为史前的遗存已经提供了丰富的比较材料。张秉权先生所写关于殷代农业与气象(发表于一九七〇年献给中央研究院前院长王世杰的论文集中)的论文,可以认为是现阶段的代表③[3]。一直到现在,我们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