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的分期斷代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郭旭東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世系 称谓 贞人 断代研究

    甲骨文發現之後,經過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的硏究,其大的時代已無疑義。殷墟發掘,更證明了它是商代後期盤庚遷殷後的文字。但是,僅定出其大的時代還不能滿足人們硏究商代歷史的需要。從盤庚遷殷至紂王覆滅。《竹書紀年》記載為二七三年,剛剛結題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硏究結果為二五四年。而這個時間,相當於後世一個朝代,如唐、宋、明、清。在這二五〇多年中,商代社會各方面情況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處於劇烈的變動之中。因此,需將十五萬片甲骨所屬的具體時代,即屬於何位商王給予斷明,只...

  • 文章故鄉安陽行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楊達民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鲜中药研究所 中药配方 中医研究会议 白血病

    我年逾古稀,喟叹岁月虚度,白首空归,惟以躯体粗健自许。不意于前年冬某夜拂晓,突遭病魔侵袭,几至不起;幸及时送医,急救得宜,总算逃过一刼。然自此时起,号称无形杀手的高血压病,跟定了我。日日年年,死亡的威胁,中风的危险,精神上所受的虐待与折磨,内心的辛酸滋味,除同病相怜者外,人莫能知。偶见此间某日报(或为联合报)载「杏林新知」报导:「拨来自安阳消息,大陆第一家专用鲜草药汁治疗疑难杂症的医疗研究机构——「安阳市鲜中药研究所」成立,有十多种用于临床经验的中药药方

  • 文章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雪山、郭勝強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安阳师范学院 研究机构 学术研究 甲骨文 殷商文化

    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曾为安阳师范学院提词「地傍殷墟,研究殷商文化。」安阳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地利优势,研究甲骨学与殷商文化不仅突出了地方特色,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重大的前沿课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历届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都十分重视,不断地加大投入促进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研究,从而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一九八五年安阳师范学院创立了殷商文化研究室,二〇〇年在殷商文化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殷商文化研究所。二〇〇三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

  • 文章殷商時代有棉織品業經鑑定證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周天瑞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时代 古代棉织品 文物研究 殷代历史研究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最早使用棉織品的時期是唐代甚至可上溯至南北朝,但是你相信嗎?最近經過專家鑑定,殷墟出土的甲骨碎片上附着了雖然細小,却很精緻的棉織品。殷商人民的衣服,甲骨文中有衣、巾、帛、蠶、絲等字,可知當時已有很好質料的衣服,但是是否有棉織衣料,則無可考。最近經過專家鑑定,認爲粘附在甲骨碎片上的細小纖維是棉纖維,這項發現,使得硏究甲骨的學者陷入團團迷叢中。事情是這樣的,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的甲骨文硏究室主任張秉權,前年冬天發現大約二十幾片龜甲上附着...

  • 文章願河南安陽洹水商都永恆光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研究

    摘要安陽洹水中游,二十世紀由甲骨證實,爲商代後期首都,且長達二百餘年,西元二〇〇六,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追溯洹河之水,當時必甚豐沛,兩岸船隻來往定甚頻繁,向東到海,往南至河,水運亦當發達,至今又活潑起來。願以後配合商朝服飾、音樂、美術、武藝、舟車、體育,以企業方式開發,定可如宋之清明上河圖,永恆光明照耀於世界。一洹水史地考:甲骨文——《殷契粹編》一〇六·一,有「東洹」。《庫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辭》一〇九,有「西洹」。《殷壚文字甲編》一〇六一,有「洹水」。...

  • 文章殷墟甲骨文出土年月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殷墟 甲骨文 出土日期 史料研究

    殷墟卽北塜,在安陽縣城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河南岸,今小屯村所在地。史記載:『秦二世三年,項羽與章邯盟洹水南,卽殷墟』。竹書紀年稱:『盤庚十四年(西元前一三八七年)自奄遷於北塜,曰殷』(盤庚以前國號商)。元和郡縣志曰:『相州爲盤庚之所都,曰殷墟』。自盤庚歷小辛、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受辛,卽紂王)十帝,凡二百六十五年均都於此。因之,安陽縣境頗多殷代古跡。安陽城內南門東街有『商王廟』,祀商廟歷代君主。這可能是我國絕無僅有的這種廟...

  • 文章南北叢林冠寺塔象徵古都安陽的文峰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峰塔 建筑历史 史料研究

    當進入安陽市區,遠遠可以看到一座雄重壯觀高擎聳立的古塔。這就是人們視爲安陽象徵的文峰塔。塔位于老城西北隅大寺前街,天寧寺舊址。所以又叫天寧寺塔,安陽人簡稱「大寺」。文峰塔建築于後周廣順二年(公元九五二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元、明、清三代對此塔都重修過。清朝乾隆年間(一七六三年),當時任彰德府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修天寧寺和塔,認爲塔的東南方的孔廟與塔遙相呼應,這兩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因此,并在門額上題字曰:「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於是又得名「文峰塔」...

  • 文章釋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魯實先遺著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卜辞释义 文字研究 “立” 字形分析

  • 文章《殷墟甲骨字迹研究》平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徐寶貴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殷墟甲骨字迹研究 殷商甲骨文 名词术语 分期断代

    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二〇〇〇年底出版的《殷墟甲骨字迹硏究》,在目前的甲骨学论著中是一部引人注目的新作。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世超教授根据其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进一步修定、扩充完成的。初读之后,觉得此书在学术上的建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和学科渗透的方法论基础,把现代刑侦学中的「笔迹学」、「痕迹学」的槪念、原理和方法移植到殷墟甲骨字迹和分期断代硏究中,由于巧妙地使用了类比

  • 文章有關甲骨文物兩項資料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文字研究 利氏学社 文物流散

    一、研究甲骨雷焕章出书八十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台北市耕莘文教院举行过一场特殊的新书发表会,与会者多是讲流利中国话的天主教会外籍人士,而七十四岁的作者利(玛窦)氏社社会员雷焕章神父,费了近十年工夫蒐集、研究的学术著作,主题竟是本地学界也少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字——甲骨文。在厚厚一本中英对照的「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中,雷焕章把清末民初中国流失到欧洲德、瑞、荷、比等四国,现存于六家博物馆的二百卅三片甲骨详加录释;书中特具历史价値的是德国库恩东亚艺术博物馆所藏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