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殷商的雕刻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姚夢谷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雕刻艺术 文物鉴赏 文物知识简介 河南安阳 殷墟发掘

    進入歷史時期的殷商時代,在雕刻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其時不僅爲精美細緻的靑銅器製記,爲白陶器鐫刻華紋,同時還長於攻堅,如玉、牙、骨、石質的雕刻,這些非有高度技術基礎不能爲。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民國廿三年三月在河南省安陽侯家莊西北崗發掘的大理石梟和虎,是立體雕刻,梟作坐立狀,兩足與尾着地,兩翼以及頭背的羽毛,都予以圖案化,小的羽毛如魚鱗依次密佈,周身用三十多種圖案綜合組成,石虎作蹲坐狀,張口露齒,雙耳豎起,非常威猛,周身上下也用圖案組成,軀體佈有八...

  • 文章河南安陽固岸墓地發掘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潘偉斌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固岸墓地 发掘经过 出土文物 墓葬等级 文物考证

    经过前些年的平整土地运动,上面的地层已不存在,清除耕土层后生土层就直接暴露出来,所有墓葬的开口处都在同一个地层上面,现已不能根据地层判断出墓葬的时代。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就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惊喜。九月中旬,M2(即2号墓)已基本上清理到了墓室的底部。该墓是一座土坑洞室墓,坐北向南,有一条狭长的斜坡墓道,规模虽不大但没有被盗掘过。我们相信,它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墓葬信息,为我们确定该墓地的时代提供重要的依据。但对于墓中会出土多少文物,我们却没有

  • 文章甲骨文大師和他的兩個兒子 董玉京、董敏繼承了董作賓的甲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張平宜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甲骨文 董作宾 董玉京 董敏 文物展

    最近,如果你有机会在周末到历史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大师董作宾百年纪念文物展,你一会看到两位长得挺像的男士拿着麦克风热心地在现场穿梭导览。他们就是董作宾的儿子董玉京和董敏。董玉京是医师,董敏是摄影师,一样对甲骨文深情不渝。妙的是他俩和甲骨文的情缘都是从父亲逝世后才开始的。」如果最近你有机会到历史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大师董作宾百年纪念文物展,你会发觉每逢周末都有两名中年男子拿着麦克风兴致勃勃地在负责导览的工作。一个瘦削斯文,一个高大魁梧。仔细一瞧,两人居然都具有

  • 文章來自碧落與黃泉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傅斯年 史语所 殷墟 考古发掘 文物展览

    前台大校长傅斯年孟眞先生,也是中硏院历史语言硏究所的创立者,曾有一句名言用以说明史语所的工作方向:「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最近史语所的历史文物陈列馆重新开幕,他们编印的展品图录就以「来自碧落与黄泉」为题,即是套用孟眞先生的这句名言。史语所文物馆这次重新展出的文物,确是七十多年来该所几代同仁上山下地发掘采集之国宝珍品,如今又经当代硏究者的的思考与诠释,重新以「后现代」的观点予以陈列展出,内容大有可观,这不但使台北博物馆展示场所新增了一员生力军

  • 文章殷墟漫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9期  作者:陳蘭秀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殷墟遗址 妇好墓 殷商文物 盘庚迁殷 返乡探亲

    证明妇好了不起。近百年来,从殷墟出土的铜彝,鼎釜,陶缶,甲骨卜板不胜其数,据说留存在我国博物院馆中者,不及十分之一,多数名贵鼎,彝,盘,樽,爵杯俱被不肖之辈,盗卖他国,笔者于民国八十年间,寓居英国伦敦时,即在大英博物馆,看到殷墟的出土古物,琳琅满目,布展在一个专设的中国文物厅中,在他国看到自家宝藏,实不胜令我唏嘘,为什么我们千百年后代的人,如此不屑,不但不加意对先祖的宝物珍存,反贪图小利盗卖给外人呢?安阳,毕竟是中国史前古都,古蹟胜景,山川河渠,人物荟萃,德

  • 文章中州文化之旅——汝颍為天下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淮阳 文物古迹 甲骨文 《说文解字》 汉字

    鄞縣張其昀(曉峰先生)在其所著遠古史中說「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淮平原,因有『汝、潁為天下先』的名言」。華人遠祖太昊伏羲氏,即以河南省淮陽為都城。伏羲氏在當地被尊為「人祖爺」,陵墓亦在淮陽縣城北兩里處。墓前有廟宇,規模之大,在黃淮平原一帶首屈一指,每年正月十五日至三月三日,有定期廟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進香趕會,這期間百業匯萃,百藝雜陳,可謂盛況空前。連皇帝老子,也要遣官致祭。載於「大清會典」。(現今的淮陽,古稱陳,宋代包拯包青天陳州放糧,盛傳民間。)城北的...

  • 文章董作賓對甲骨文的重大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殷商出土文物 安阳 王室墓葬

    在开封开非正式会议,董作宾同意和李济在农历年后,再去安阳试掘一次。(二)李济提出地点和财务问题,①地点最好是商首都,范围大小,卜骨之外有无人工制品。②财务支出先雇用有能力的测量员,几个地点挖沟的方法,掘出人工制品的纪录,田野场地发生事物私人日记管理。③还有堆积物三个层次:一是殷商时期主要文物,二是分散众多隋唐墓等,三是现代堆积物表面层次。(三)第一幅由张蔚然所测量的地图,在一九二九年初成,小屯东北面积约十八万平方米,地表面显示升高三·四公尺,北方近洹河岸地,比

  • 文章殷墟與滇中兩地出土之銅鼓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趙廣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殷墟 考古发掘 音乐文化 出土文物 铜鼓

    一、引言据现代考古学家之发现,河南安阳之殷墟与云南滇中地区之大理与楚雄[1]均有商周时期之铜鼓被挖掘出土,这些都是属于青铜时代之文物。河南与云南两地虽相距有数千里之遥,但在数千年前的青铜时代[2]里,其青铜器与音乐文化确有近似之处,这显示出我大中华文化圈之广博及两地之关连性,也是値得探索之一环。二、铜鼓的历史回顾时在清末以至民初,在此之前,一般均沿古制而将「鼓」列为八音[3]中属于「革」之类的乐器,这是由于鼓膜多以兽的皮革朦制之故。如同大家今日经常所看到

  • 文章甲骨文與周禮文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張淵量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殷商文物 《礼记》 易学文献

    的时期、且是皇朝重视、学界亦以甲骨文为尙,上至帝王、下至士大夫,风行数百年,后来天下归周,殷商敎育完全为「周礼」所代替,甲骨文被弃,大部份埋在殷墟之中,孔子周游列国时必然找不到文献。甲骨文为殷商文物,历若干年,是当时人类学问的精萃,知慧的结晶,有加以深究的价値,有如下二种硏究方法:1哲理之占—甲骨文多数是占卜的记载,也是商代易学的发展文化,占卜是易学堆理演算的过程,历代先贤硏易多重占卜,古代有太卜之官,理事难决则卜之,卜可以决疑,其实卜并不能眞正决疑,硏易不可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