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字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釋易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魯實先遺著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卜辞 甲骨文 文字学 “易” 字形分析

  • 文章略論近年西方學者的甲骨文研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朱歧祥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殷商 文字结构 语法 文字学

    领域的学科会随着中国大陆地下材料不断的发掘持续成长,成为西方学人研究东方学的一个重要项目。附注:本文选自《东西方研究》三十—三十四页。单冈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第一版。[1] 朱歧祥《甲骨文字学》(台湾:里仁书局,二〇〇二年九月)。[2] David b. Keightley, Shih Cheng释贞:A New Hypothesis about the Nature of Shang Divination(Monterey

  • 文章由部首認中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部首 字形 字义 文字学

    前言安陽是甲骨文發現最早的地區,文字演進,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字到楷書。文字解釋有形、音、義三種,不過義最重要,漢許愼有《說文解字》,清段玉裁加注,康熙年間張玉書奉敕編撰《康熙字典》,民國商務《辭源》,中華《辭海》,三民《大辭典》,文化《中文大辭典》,正中《形音義綜合大辭典》,以上都以部首爲主。不久前有位學者教學生由部首認中文,我覺得是認字捷徑,很有道理。現在我以部首人類、動物、植物、天候、地理、工具等,分別略述於後:一、有關人類的部首㈠人,象形字,...

  • 文章甲骨文的發現、傳播及其對學術的貢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5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王懿荣 罗振玉 傅斯年 文字学

    来说:一,是文字学方面的;二、是经学方面的;三、是古史方面的。以下分别来说:(一)文字学方面的前面说过,东汉末年,许愼曾编了一部说文,收了九千多个篆字。历年研究中国古文字学的人,都把这部说文,当作最重要的宝典,但,说文解释各字的原始意义(即按照字形推究古时造字的本义),是根据小篆的字形来推断的。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西元前二二一—二一〇)李斯就古代的文字改订而成的。它们的形状,大多数已和秦以前的文字不同。许愼根据李斯改定后的字形,来推究它的原始意义,自

  • 文章由殷墟甲骨與青銅器之出土看我國早期之文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趙廣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金文 殷墟 青铜器 文字学

    扩展了,形体之变化也愈来愈多了,应用上也愈来愈扩大了。金文因早期为铸制在钟鼎上之铭文,由于钟鼎乃以青铜为材质,青铜属金故名金文,又有些多是铸制于钟鼎之上,故又名「钟鼎文」由商代到了周朝,此项文字就演变成为篆书。篆书后又有大篆与小篆之不同,据史载,大篆为周宣王时一位名叫籀的史官所应用推广,故又名籀文,[2],此与金文有关,而到了战国末期以至于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又将籀文(大篆)演变成了小篆,这些多是金文之演变与属类,这就是甲骨文与金文的进化情形。五、结束语:甲骨文

  • 文章從恐龍化石看甲骨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作者:徐剛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恐龙化石 甲骨文 文字学 历史猜想

    一位潜心硏究恐龙与中国文字学的年轻学者张开基,日前到台南市参观恐龙世界大展后表示:由恐龙化石展品中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对比,可以确信众所周知的中国人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龙族」。业已具备了充分鲜活而有力的科学根据。这位年轻学者张开基,文化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敎员,现专致于写作及学术硏究工作,他在参观恐龙世界大展后说:他从八、九年前开始硏究文字演进,偶然小篆中发现「龙」字的右半边横过来看很像是个大爬虫「恐龙」的剪影,现在看过恐龙世界大展的恐龙模型及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