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殷墟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阳殷墟发掘的主将—李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健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李济 安阳殷墟 殷墟发掘 考古学家 甲骨文

    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着手主持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从此开始了李济一生中最重要的篇章。新成立的史语所,把清华研究院留下的三个主要支柱陈寅恪、赵元任和李济分别延聘为一组(历史组)、二组(语言组)和三组(考古组)的主任。清华研究院在一九二七年王国维去世、一九二八年梁启超离校后,研究生人数大减,已不大容易维持了,一九二九年正式结束。从一九二八年到史语所直至一九七九年去世,李济五十一年的工作没有离开过他的这个考古组。尽管这期间他兼任过多种职务,但他的根基始终扎在

  • 文章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二十四岁,入开封育才馆,跟从时经训先生学「商简」(即甲骨文),这是他接触甲骨文的开始。民国十二年,入北京大学硏究所国学门肄业。十四至十五年,先后任敎于福建协和大学及河南中州大学,嗣后受广州中山大学副敎授之聘,于是和傅孟眞(斯年)先生相识。十七年,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成立筹备处,聘先生为通讯员,往安阳调查甲骨出土的情形。这年秋天,历史语言硏究所正式成立,改聘先生为编辑员,主持史语所第一次在殷墟的发掘工作,得有字甲骨七百多片。从本年起,到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前

  • 文章安阳古今历史资料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安阳殷墟 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 纪念币 殷墟博物苑

    编印安阳文献年刊。经推定张金鉴为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润书为发行人,张明文为社长,高安泽为主编,段清新、赵子昌为副主编,杜德和为经理,孙生宝为副经理。并推请台端为社务委员,谨此奉闻,敬祈惠允为祷。此致先生安阳文献社中华民国七十三年九月十日(中秋节)本社通讯处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北路四段四九一号三楼五、安阳古老新发现安阳殷墟又发现两百多片甲骨首见商代铜块、罕见木块、一副蚌饰项链和骨制蛙首刻刀【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

  • 文章参加安阳周易学会去北京社科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安阳殷墟 北京社科院 甲骨文 易经学会 返乡探亲

    讲解,态度沉稳,口齿清晰,资料新颖,迎得台下众人好评。讨论完毕虽要速进餐厅,但是大家不忙去进餐,要抢著给小美人一齐合照。柯是台湾大学高才生,在校主修生物,后来经营建筑,儿女长大后深硏易经。图五 安泽与老师合照游安阳殷墟博物苑和文峰塔安阳文献第七期,安泽曾写过〈返鄕探亲及游历大陆〉,是民国七十八年八月七日去小屯参观殷墟,是土木茅草顶仿古建筑,陈列甲骨文和出土器物,左侧有妇好墓,后有十字墓坑。今年九月十二日参观与前不同,大门已修建过,门前宽大停车场。门内左侧步道

  • 文章安阳市五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安阳 遗址 殷墟 羑里 灵泉 唐塔 古迹

    遭斫,旧迹未修,石桥成水泥路,风景已不如前,返鄕探亲以后,依据携台安阳画刊,改叙述以下五景:一、殷墟古都商朝古都,位于安阳城西北小屯村,面积二十四平方公里,公元前一四〇一年,商盘庚帝迁都于此,世称「北蒙」,也称「殷」。直至帝辛(纣)失国,共二七三年为商首都。周灭殷商后,大肆破坏,渐趋荒芜,经三千三百年后,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始发现甲骨文于安阳,后人改称小屯村为殷墟。清国子祭酒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甲骨)上有文字。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刘鹗出版

  • 文章安阳召开殷墟考古六十周年纪念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林馨琴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安阳 殷墟考古 纪念会 考古发现

    殷墟考古发掘六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十月九日起在河南安阳殷墟所在地召开,包括胡厚宣等甲骨学专家及殷商文化学会会员四十多人都参加这项座谈会。一八九九年时,著名的考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从一味中药「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从而导致殷墟的发掘。从一九二八年开始,中央硏究院历史硏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十五次的发掘。不仅确定殷墟是商朝的都城,而且还发现了王朝的宫殿遗址和帝王的大墓。出土的两万四千九百一十三片甲骨文更引起世界考古界的重视。一九五〇年以后,大陆

  • 文章殷墟的两种珍贵遗蹟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安阳 殷墟 花土 皮鼓 考古技术

    诸位先生:我是从事殷墟发掘工作的人,来报告一点有关殷墟发掘的事。从民国十七年到二十六年,殷墟发掘了十年,在这十年之间发掘过十五次,发掘了十二个地方。出土的器物很多,就质地来说:有陶器,有石器,有玉器,有骨器,有牙器,有角器,有蚌器,有金页,有铜器,有铜笵,还有甲骨等十多种。这些器物造型的优美,技术的高超,眞是令人惊讶!在没有看到它们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殷人会有这样高的文化水准。这些器物都是有形可见而且可以拿到手上欣赏,只要有机会去参观,都可以看到。今天

  • 文章殷墟考古队 要让商都复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古代都城遗址 考古发掘 安阳 殷墟 殷墟博物苑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立体的复原商代晚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殷墟考古发掘己有七十五年历史,这次大规模考古的范围将从商王室生活扩展到平民。早在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的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就在安阳殷墟开始发掘,至抗战爆发前共发掘十五次。中共建政后,恢复了殷墟发掘,一九五八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硏究所组建了安阳工作队,次年正式建立了安阳工作站,负责殷墟的发掘、硏究和保护工作。迄今完成了扫好墓、小屯南地甲骨、花东甲骨坑、洹北商城、花园庄五十四号墓等发掘。在安阳考古

  • 文章考古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这不是一个公定的节日,只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同仁们为了纪念民国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破土开掘河南省安阳县殷虚,在每年的这一天定期聚会,我们私自称它为「考古节」。安阳殷虚的发掘在学术界是一次壮擧。这遗址的开掘也为中国考古学史揭开了新的一幕。这一日子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它深远的背景。这话要分以下的几方面来说。就广义的考古学来说,在中国本有一段传统的历史。它的萌芽可推溯到汉代,而眞正成为一学门的开始,至少可以推早到宋代。如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一书,其所

  • 文章安阳古都研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安阳古都研讨会 中国古都学会 殷墟遗址 学术讨论

    一、安阳古都研究序:安阳是中国最重要的古都之一,是中原王朝七大古都之一,按建都先后次序排列,安阳西北的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比周代开始建都的西安、洛阳还要早,当然比六朝辽宋才建都的南京、开封、北京、杭州更早得多,按建都历年久暂计算,安阳虽比不上长达千多年的西安,八百多年的洛阳,六百多年的北京,却比开封只有二百多年,杭州只有一百多年长得多。安阳殷墟是商代二百七十多年的都城,市东北约四十里的邺故城,又是自曹起经历后赵、前燕、东魏、北齐九十多年的都城,合计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