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同乡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巳(小龙)年居台安阳同鄕联谊会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許孝長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祭祖 安阳同乡 同乡联谊 团拜

    一、前言记得民国七十五年春节,是我来台北工作,首次有幸参加安阳同鄕联谊,地点好像在台北市忠孝东路松竹楼。会中曾遇安阳文献主编高安泽,他说文献缺稿,希望鄕亲热忱写出家鄕人、事、地、物等文稿,以充实内涵。当时我曾答应撰稿,谁知说来容易实行难,后来并没对现,心中深感惭愧。今年联谊会结束后,安泽兄大概因为我接贾鸿业兄的总干事吧?请求我无论如何要写篇报导。后来几个月催我很多次,使我感到汗颜,一时无言可对。于是心想只有勇敢披挂上阵,常言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就硬著头皮

  • 文章安阳县志和安阳文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安阳县志 安阳文献 旅台安阳同乡会

    一、前言旅台安阳同乡,多半在民国三十七、八年来台,久不能回归,都会思念故里,我在读台湾师大时,曾于图书馆看到安阳县志,也记下出版社,亲去购买,已无存书。张立委金鉴教授家也有安阳县志,我俩因同为东夏寒村,常至他家拜访在书架见过。张教授比我父小两岁,说他额上的月亮,是在烧石灰窑,我父蹬落的火粒划伤的。二、安阳县志民国七十年端阳节,我提着妻包的粽子,与杜德和在南门巿场会面,他买几粒苹果,同去新店看张教授,谈起印安阳县志,决定先调查在台安阳同乡人有多少,决定印

  • 文章安阳王孟两家的家世漫谈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孟憲光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珍珠泉 安阳同乡会 安阳商会 水冶镇 家世渊源

    我是河南省安阳县城里人,家住县胡同。小时候就记得我家大门口上边,有一块黑色的木匾,上写「文魁」二字,两边的小字,不曾仔细看它,所以不记得了。反正我知道是祖父孟永昶任河阴县县长时人家送的,人称他为「孟擧人」或老万。大伯父、二伯父在我记事时,他们已不在人间。我父亲(孟昭贤)是排行第三(在我上小学六年级,他也去世了)当过印花税局局长。记得那年,他在水冶鎭当局长,我还到水冶玩了几个月。由老马(我父亲的厨师)带我去的,坐轿车,从早上出发,到下午太阳快落时,才到达

  • 文章安阳市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阳市 旅台同乡会 座谈会 历史沿革 安阳经济

    前言秋风送爽,远在北国的故乡河南安阳,正是秋收已毕,粮食满仓,又忙着播种小麦,期待另一个丰收。居住在台湾的安阳乡亲们。个个心怀故国,思念家乡,千山万水,也难阻思乡的情愫,常藉著互相探听消息,获取资讯,聊慰想思之苦。安阳旅台同乡会会长张玉芳先生,决心组团返乡探亲及参访旅游,当即有荣誉会长郭建军先生,总干事许孝长先生,及胡升堂先生等报名参加;另行电话连络住在花莲的方克恭乡长夫妇、张景周乡长夫妇,也响应参加;住在台北县中和市的梁汉杰乡长来电话表示,他要携女儿

  • 文章马年安阳居台同鄕团拜——顺口溜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宋子宜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顺口溜 同乡团拜 安阳八景 家乡饭菜

    安阳同乡如兄弟,来台瞬逾半世纪。大家分散住各地,相见一面不容易。今藉年会来相聚,感情融洽在一起。同乡之间常联系,身体健康保第一。返乡探亲已七次,心里总觉还想去。家乡饭菜合口味,蚵仔面线无法比。粉浆血糕糊落汤,烧饼麻糖豆腐皮。各项建设与交通,进步神速人称奇。路面平坦八线道,四通八达极便利。小屯陈列甲骨文,世界闻名数第一。安阳机场供跳伞,世界各国来竞赛。县内八景今犹在,游客观赏笑开怀。珍珠泉水冒水泡,您说奇妙不奇妙。物价低廉品种多,家家生活过得去。以上此段

  • 文章戊寅年安阳同鄕春节联谊餐会纪实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同乡春节联谊会 餐会纪实 安阳同乡会

    八十七年二月八日,安阳同鄕会在台北市空军活动中心,举行一年一度的联谊餐会及春节团拜。上午十时,会长郭建军暨总干事贾鸿业首先到达会场,进行布置,张贴起「安阳列代祖宗神位」,供桌上摆好鲜花素果,祭拜祖宗是联谊活动的重点之一,同鄕们聚在一起谈谈近况,话话家常,才会觉得亲切而有意义。热情的鄕亲们来得十分踊跃,任学礼鄕长自动协助在会场门口贴上识别指标,周冠群鄕长负责办理同鄕报到,宋子宜鄕长热情地接待,同鄕们都陆续到达了,王庭模、吴兆铎、孙超伦、苗秀生、王鸣琴、姚鸿

  • 文章庆祝安阳豫剧团莅台公演成功欢宴盛会纪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同乡活动 《安阳市豫剧团简介》 公演 演员阵容 演出成功

    十月份「河南同乡」季刊中,有一篇「安阳市豫剧团简介」,详细阅读」甚感亲切。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甲骨文」闻名中外。安阳人重视文化艺术,亦其来有自,尤以豫剧艺术,种类甚多,有落子、曲子、梆子等。记得小时候,安阳城里体育场附近有一家戏园,一年四季都有戏上演。泡上一壸茶,一碟瓜子,一盘花生,就可打发半天时间。开放后回家探亲,在电视上看到有豫剧演播。但豫剧团组织代表大陆戏剧艺术之一来台交流演出,确实令人感到惊异。我随手将演出时间

  • 文章安阳同乡小传㈤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太行山 安阳旅台同乡 七七事变 人物回忆

    王庆祥生于民国三年农历五月十七日,幼年在安阳受两年私塾教育,继入私立彰德中学读半年,正逢北伐成功,乃负笈北上入天津南开中学。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南开中学受日军干扰停课,次年转入北平读书,考入私立中国大学经济系,于民国二十六年暑假毕业。又遇七七芦沟桥事变,乃束装回安,不久日兵进至保定,安阳不保,全家经郑州去西安避难,居于宝鸡县一小鎭虢鎭。民国二十七年在西安投考财政部税务人员训练所于廿八年春赴渝受训,同被录取者有同鄕常纲,后被派往南昌直接税局局长,据闻

  • 文章安阳文献二十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安阳文献》 甲骨文 同乡捐助 文化交流 城市历史

    一、起因于来台安阳热心人士台湾成文出版社,于民国五十七年八月,依据清贵泰武穆淳等纂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和民国二十二年铅字重印本,影印河南省安阳县志㈠㈡两册(附金石录甲古文十二卷)。高安泽于六十四、六十八年在台湾师大读国文系时,曾在图书馆阅过此书,但连络出版社,安阳县志已售完无存,因而想到影印。在扈先德先生家曾看到此书,因交往不深,未开口借阅。民国七十年端节,安泽与杜德和到张立委金鉴教授家,商谈印县志事,张公言可将自己购之县志去影印。曾有人说可译成白话,张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