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文献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洛忆往)追忆编纂洛阳文献洛阳同乡在台四十年乡谊联谊始末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王果正 洛阳县志 吴光清 李士贤

    新台币三千余元,可为昂贵,虽价不赀,亦为重编「洛阳文献」之所本。而后余情商黄成助经理,重影印缩本,缩六巨册为一本,(即一面影印旧县志两面)用连史纸影印,当时每本成本为新台币壹百元,为此乡人人手一册,足可宣扬于乡土史迹及地理原貌、风俗、水利、物产、气候等一切原貌。(为清乾隆十年江苏龚菘林修汪坚纂),当时重影印三百册,以每本新台币肆佰元(折美金拾圆)推及同乡,当时王老以省立校长之情谊推至全台湾各地之商业职业学校存档,以肆百元之书价收回,藉以充实将编撰新洛阳文献

  • 文章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3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7-01-03
    关键字:洛阳文献 序文 学术思想 中华文化 抗战

    活动,而且民间的画廊、艺廊等展览演奏场所,触目皆是。至于大中小图书馆的设备展览,亦属频繁普及。而以文献为主流的活动,在中国地方文献学会的策动下,各省市及部份县市的文献方志书册月刊期刊,层出不穷,颇为壮观。这一切的文化活动,其目的均在为民众生活品质的提高而努力。假以时日,必然有辉煌的成就,臻国家于富而有礼的盛世。关于中华文化发祥地的河南洛阳,在中国学术思想上的重要性,已详述于「洛阳文献编綦记」的前言中,兹不再赘。唯以洛阳为历史上的文化故都,经周、汉、魏、晋、隋、唐等

  • 文章(乡情报导)洛阳文献编辑及发行报吿书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黄国章奖学金 郭若刚 谢安邦 郭清邦

    一、年来国际纸浆涨幅逾40%,故而印刷费水涨船高,本文献因发行数量有限,所以基本费调涨。但我们仍以文化薪传为重、坚持继续出版,恳请同乡共同支持这块园地、除提供大作外也希望以精神及经济支助,使能继续发扬光大。二、洛阳文献请托国立中央图书馆代为分赠世界六十余个知名图书馆。七月份接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东亚图书馆来函:「贵刊内容充实,编辑精湛拟全数收藏,除第二期已收到外,并希望补寄第一期。」为此,本文献除补寄民国八十三年版(第一期)外,并补赠六十九年版之

  • 文章王锡范先生事略及其编纂洛阳文献目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周玉明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王锡范 洛阳文献 地方文献编纂 文献目录

    提前退伍,余等与王君共事三十余年,为特将其贡献国军事略敍万一,以慰王君英灵。王锡范先生对洛阳文献编拼纂辑之文献目录锡范先生对编纂洛阳文献策划厥功甚伟经其所撰及选集之鸿文刋于洛阳文献者汇敍如次:一、搜集洛阳古今地图十幅。二、精选洛阳出土古物图片四二幅。三、捐献汉熹平石经残石原拓片二幅。四、撰「龙门与香山寺」。五、撰「东汉盛衰掠影」。六、撰「陪都肇造,王城成周」。七、撰「九朝都会,十省通衢」。八、撰「一张洛阳附近地图的商榷」。九、撰「转载」孙铁先生大作才胜公卿的洛阳

  • 文章(序言)为续筹编洛阳文献献言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古人史乘 名胜古迹 洛阳市 龙门石窟

    鼎洛兄有再筹编洛阳文献豪情壮志,要我再写一篇东西,我在心脏开刀后神志尚未复元,拉杂写来以作补白而已。吾洛邑为九朝古都,历代名贤辈出,均载于史乘,不可胜数。首编文献,乡前辈均为详述,时当民国六十九年,两岸尚未相通,筹编文献,为在台乡人仅凭追忆撰述或转述于「古人史乘」。于今在台乡人有数度返乡者,亲睹「名胜古蹟」或探访「新增古蹟」,虽大开眼界,但阡陌变迁,前辈亲故均已作古,内心倍增伤怀。今洛阳县改为洛阳市,辖洛宁、嵩县、伊川、汝阳、宜阳、孟津、新安、偃师、栾川

  • 文章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学术思想 学术历史资料

    为首都,不仅千余年长期为国家的政治中心,而在人文会粹,群英咸集的社会环境下,其文物发达,文明进步的情况,値得大书特书之胜蹟,自所在多有。际此国势转型,万象徽新,然溯谋立国根源,仍不得不求之于本国文献。「观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洛阳多位同鄕,基于孔子所说:「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之意,再就搜辑到的碑志造像风土人物等及部份史乘的编辑,即将出版「洛阳文献增订本」一种,以补前册之不足,且亦以彰先贤之文化盛德,并达延续中华文化之美旨,书成,爰缀数语

  • 文章晋江野人来函照登文献是什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晋江野人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文献 洛阳 读者来鸿

    主编先生赐鉴:我尝服务洛阳西工,在军分校担任过敎官,和巩洛警备部作过参谋业务。视洛阳古蹟古物以及寺庙庵观,公路桥梁、军营公廨的建造,均有政治目的,军事防守,文化汇流价値。不同无稽传言、齐东野语、鬼怪神话。如以想当然之辞、轻佻之笔,状述先民所创遗蹟,并非作践中原文献、只是显得自己太不成器。又尝逃避敌机侵袭,将眷属安置在韩幼彰家中,他家上两代都是孝廉,得窥洛人制作,知道洛阳人气魄和胆量都很大。他们所作制艺,直探说文,而多扬弃朱注。例如:「文献不足故也」。其

  • 文章洛阳建都及州郡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洛阳市 建都历史 州郡沿革 行政规划 历史文献

    唐虞夏商时代唐、虞、夏、商四朝,洛阳属豫州,文献多不可考,惟夏禹王治水,在洛阳附近所凿四口,最为可征。其次第、当是先邙山、次紫罗、再次大谷(水泉),最后为伊阙(龙门)。不如此,将是事倍而功半。又皆在山之最薄处施工,足证其勘测观察的精确详实。(此尽经过多次勘验与硏考,与疑古和假设不同)。东西周时代武王克商,作邑于镐京,以王业所由起,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将营成周于洛邑而未果。至成王七年(壬辰),二月,使召公奭至洛相宅,三月周公旦莅洛,与工筑造王城,谓之东都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