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西工與呉佩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建筑特色 洛阳练兵

    孚威將軍吳佩孚開府洛陽,歷時八載;河南的鐵路收入,供其消費;河南的壯丁近二十萬人,受其驅使;大小戰十餘次,前後方的戰場都不離河南,河南人的生命財產損失,無從槪算;而戰後遺留之災害,更難估計;是吳佩孚之措施與河南人之禍福,有著密切的不可分的影響與關係,烏可不有記以告後人。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在洛陽如果問「存古閣」,知道的人很少,要是說千祥寺,知名度可就相當大了。千祥寺位於洛陽東關水東岸。這一帶隋唐時代,地名道光坊(里),唐時洛陽縣治曾一度設在這個坊內。千祥寺所在之地,隋時名元壽寺,唐代名昭成寺,內有武后孫女安樂公主所造百寶香爐,高三尺値錢三萬。名畫記云:寺內有張遵禮、程 遜璧畫,西廊西域記圖爲楊延光所繪。昭成寺唐末燬於戰亂。五代,宋、元、廢爲民居。明初重建,名曰「千祥寺」,以至於今。淸代道光年間,馬 恕到洛陽當縣知事,這位馬知縣公務之外,非常...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概述(三)第二編 經緯星象及地文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洛阳 水利 建筑 人文 地貌 中华民国行都

    旧制,除士子出身变更外,农工商业照常。此后虽有商务会、建设局、农林局、棉花试验场,因技术经验不及老农商民,民众对之,颇为冷淡。洛阳地面附设,为国脉民命所托,故略述及,以作管窥,至于全豹,恐永远不能再见。民国十六年,冯玉祥到洛,以坤巽两区多萑苻,提笔就县图添划自由平等两县洽。致洛阳面积缩小,农商负担加重。对人民生活未解决,文盲未淸除,流亡未妥善处理安置,而遽将两地改制,造成治丝愈紊,至刘峙主豫,始告平息。又将诸多有历史价値古建筑物拆除或改名,斥谓封建迷信,其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