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貌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概述(二)第二編 經緯星象及地文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洛阳 人文地貌 邙山 秦山 钟山

    地文涵義,相當廣泛,不日自然地理,而曰地文,其包涵當有經緯、星象、山川地形、土壤地層、生產氣候,以及動植物種類和分佈情況,何者有害於民命?何者有利於民生?皆在其內。山是講脈的,陵谷有時斷絕,或根本不見其存在,而山脈永久連續,未嘗稍斷;水是講流的,河水經常不見(伏流),而流未始稍停。此余觀察邙山水的目睹,與耳聞不同。一、經緯星象疑義洛陽地居北緯三十五度,經在一一零與一一五度之間,中華全圖有所指示,似不容置疑,所疑的是星象。余於本體論,皆不甚諳練,故不明宇宙...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概述(三)第二編 經緯星象及地文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洛阳 水利 建筑 人文 地貌 中华民国行都

    山上居民,本性善良,重尙義氣,且有大節。因生活困窘,間有嘯聚成群,到鄰封各處騷擾,爲地方患。但日寇侵佔洛陽期間,此地民衆,不惟振作有爲,復能處變不驚。竭力掩護中央工作人員,並獻出一切力量,以應軍國所需,爲敵後義勇軍大本營抵抗侵略。此爲鍾山對中華民族的榮譽,地文鍾靈,英雄事業,在群體不在個體,特大書特書而勵來茲。據抗日義士宋克讓、李忠德言:「鍾山自滿淸末造,陶知事鈔徐馬,襲司馬街以迄民國二十三年間,政府以直視鍾山爲化外,人民遂以俠義稱。詎知鍾山地瘠與夾河人...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槪述第一編 前言體例及插圖説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洛阳地貌 公路交通 考古研究 史料研究 洛阳历史

    前言洛陽為歷代都會,一二八事變,又為中華民國行都所在。若僅以河南省一縣治目洛陽,恐貽人以數典忘祖的譏訕。洛陽自奠為行都後,中樞政要及各黨各派名流,悉集於此,大凡民意機構參政會,與國民大會的籌設,及立監委員選擧法,均在國難會議有所決定。議題藏在盟府,任人皆可覆按。洛陽縣志,只有乾隆和嘉慶版。民國初年,宏文社僅印有石仰選輯。洛陽紳矜方謀議續修,奈戰亂不息,洛都常當其衝,無形搁置,迄未修輯。民國二十七年,河南第十區行政督察專員兼洛陽縣長李杏村,始行組設委員會,...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