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名園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李格非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洛阳 园林 风景名胜

    宋 李格非富鄭公園洛陽園池。多因隋唐之舊。獨富鄭公園。最爲近闢。而景物最勝。遊者自其第東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則一園之景勝。可顧覽而得。南渡通津橋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還。右旋花木中。有百餘步。走蔭樾亭賞幽臺。抵重波軒而止。直北走土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謂之洞者。皆斬竹丈許。引流穿之。而徑其上。橫爲洞一。曰土筠。縱爲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歷四洞之北。有亭五。錯列竹中。曰叢玉。曰披風。曰漪嵐。曰夾竹。曰兼山。稍南有梅臺。又南有天光臺。臺出竹木之杪。遵洞...

  • 文章洛陽·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濤南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名胜古迹 名花

    的皇陵,也有王侯之墓冢,雕刻塑像,一土一木,皆有来历,可谓集艺术之精英,文化之大成,眞是硏究文史的一个胜地,学人多向往之。洛阳春秋四季,气候冷暖分明,没有像开封北平那样讨厌的风沙,也无津沪一带的喧嚣,是一个古老而宁静的都市。四郊名胜美景,到处皆有。简述之,如汉章明两帝及晋宣帝的皇陵,关帝(羽)冢,上淸宫,翠云峯,白马寺,龙门,故宫,近思寺等等,这些古蹟多建筑山林原野之间,排定日期,徐步欣赏,加以少华山之灵秀,幽静绝俗,洛水之碧水长流,蜿蜒曲折,花木扶疏鸟语花香

  • 文章岳家重地話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洛阳 沿革 名胜 诗歌

    隋唐时期规模,已小数倍矣!笔者豫北人,民二十一年后,又供职于巩县孝义多年,距洛甚近,星期假日,数往游览,对于洛阳名胜古迹,记忆犹新,玆略述之,以供同好,惟年月久远,或有讹误,尙祈证之是幸。一、白马寺白马寺,原名鸿胪寺,在洛阳城东,约二十里,金墉城之西,约四五里,是我国著名佛敎圣地之一,汉明帝年间创建,后以白马䭾经故事,而改名为白马寺;僧众约三百人之多,寺产可十里周围,碑碣林立,古迹特多,规模宏大,香火繁盛,戒规森严,秩序井然,古塔巍峩,矗立云霄,尤为庄观。(注

  • 文章兵家重地話洛陽(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洛阳 地理 风景 名胜

    九 迎恩寺迎恩寺,在洛陽東關雙龍巷的東面,卽一般人所稱之東大寺也;距賈公祠甚近,創建於五代後唐,爲洛陽城區殘仔古刹之一,規模相當宏偉;門前有放生池,大約里許,內養水族多種,均爲善男信女舍放,遊客到此遊觀,多投以食物飼之,龜鱉金鱗,碩大肥壯,群戯水面,毫不怕人,悠哉悠哉,濠梁之樂,人物同感。寺門南向,爲牌樓式,建有石坊兩座,均以花崗石爲基,藍琉璃瓦爲蓋,飛檐畫樑,十分雄偉,尤其中間大雄寳殿,天王殿,兩邊鐘樓鼓樓,高約十丈,氣勢雄傑,巍峩莊嚴,構造精緻,有如...

  • 文章戴傳賢親撰募啓重修白馬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白马寺 重修 戴季陶 名胜古迹

    白馬寺在洛陽之東,淸一統志云:「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初自西域,以白馬䭾經而來,舍於鴻驢寺,遂取寺爲名,創置白馬寺,此僧寺之始也」。此寺自漢以來,中經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順,明洪武年間,歷次整修,故未毁。民國二十年,戴季陶先生,偶遊其寺,覩其殿宇傾頽,丹靑剝落,法輪莫轉,鐘罄不揚,戴先生本躭禪悅,喜結善緣,到洛陽後,常與方外人來往,以寺本爲勝地,恐淪廢墟,遂抱宏願,重振山門。迨戴公還京,卽於上海赫德路設重修洛陽白馬寺籌備處,卽印發捐册,俾集巨款,時列名爲...

  • 文章中國最古的佛寺——白馬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白马寺 佛教 名胜古迹

    洛陽伽藍記載云: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人,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馬。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爲名。位於我國河南省洛陽城內的白馬寺,是中國佛敎伽藍的發祥地。千百年來,迭遭兵燹,毀壞傾圮,這飽經一千多年風霜苦難的神聖古蹟,多虧歷朝各代之屢加修葺和維護,方能保存下來。白馬寺建築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傳說東漢孝明帝感夢,見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天...

  • 文章洛陽女兒莫愁與南京莫愁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顒齋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莫愁湖 历史典故 风景名胜

    金陵莫愁湖在水西門外,一泓湖水,四週嘉木,相傳六朝時代有女子莫愁居此,故名。沈洤期「獨不見」云:「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坫催木葉,十年征戌憶洛陽。」莫愁本屬洛陽女,梁武帝有歌詠之曰:「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作廬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今湖畔之鬱金堂,卽本沈洤期詩而置。「樂府」之「莫愁樂」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所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舊唐書」之「音樂志」云:唐石城女...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陽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東南十五華里之夾河中心。爲該地區一大市鎭。住戶五百餘家,人口約三千人。爲洛陽東南路直通偃師縣必經之孔道。所謂夾河者,因該鎭位于伊洛兩河之間、北臨河面寬廣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爲由龍門東下之伊河。由該鎭沿大路東行,計廿五華里,爲毗鄰偃師縣之翟鎭。再東臨偃鞏交界處,係伊洛兩河交會之處,俗稱兩河尾。兩河會流,再東經鞏縣注入黃河。洛陽全境自民國以後,分設九區管理行政事務。區名以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坎、良、震、巽、離、坤、兌等八個字命名...

  • 文章洛陽白馬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王世成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白马寺 佛教 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東都寺冗立蒼茫,香火姻緣歲月長;萬里傳經勞白馬,千秋浩刼紀紅羊。崇臺兀自承朝露,古塔依然對夕陽;昔日繁華銷歇盡,無端感慨付滄桑。民國,了歷遊白馬寺紀勝句

  • 文章洛陽懷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張士傑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洛阳 名胜古迹 史料考古 逸事 诗词

    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南,羊肠在北,汉高祖初定都,群臣谓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淆渑,背河向伊洛其固足恃。」卷四十八记:「孔颖达曰:洛阳处涧瀍之中,天地交会,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厌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渑据关河之胜。李文叔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噤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明太祖,命徐达,亦言先取山东,次及河洛,盖英雄举事类以洛阳为标准矣」。所言甚是。洛阳古都名胜洛阳、自古历为建都之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