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典故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宮室最壯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宫室遗迹 历史典故 古迹传说

    洛陽文風:史載洛陽人才倍出,文風特盛。漢班超隨母至洛陽,貧無立椎之地,乃投筆從戎,立功絕域,爲開疆拓土的大功臣。賈誼不單是政治家,亦一大文豪。在理學方面宋時二程之學,崛起於伊洛之間,自兩漢以來,均以「註疏訓詁」爲先,缺乏「義理」之闡發與追求。唐宋時期詩詞之學鼎盛,如唐初之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武則天時代東方(虬)、宋(之間),高宗時代之杜(甫)、李(白)、張(說)、裴(度)、賀(知章)、劉(禹錫)、白(居易)等詩中名人,多優遊於此,...

  • 文章洛陽伽藍記中的白馬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洛阳伽蓝记 白马寺 历史典故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大修寺廟,一時伽藍之盛,甲於天下。後遭永熙之亂(西元五三四),城廓頓成廢墟。當時期城太守楊衒之,行役洛陽,感念滄海桑田,世變無常;乃摭拾舊間,追敍遺跡,作洛陽伽藍記五卷。書中第四卷記白馬寺綦詳,除敍述建寺經過外,對寺中奇花異物,名僧故實,多所涉及。據他說:白馬寺座落於洛陽西陽門外三里(指故城),東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遂遣郞中蔡諳、博士弟子秦景,前往天竺尋訪佛法,摩騰與竺法蘭二僧適以白馬馱經而來,於是創建此寺。寺中存有騰譯四十二章...

  • 文章洛陽女兒莫愁與南京莫愁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顒齋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莫愁湖 历史典故 风景名胜

    金陵莫愁湖在水西門外,一泓湖水,四週嘉木,相傳六朝時代有女子莫愁居此,故名。沈洤期「獨不見」云:「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坫催木葉,十年征戌憶洛陽。」莫愁本屬洛陽女,梁武帝有歌詠之曰:「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作廬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今湖畔之鬱金堂,卽本沈洤期詩而置。「樂府」之「莫愁樂」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所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舊唐書」之「音樂志」云:唐石城女...

  • 文章故鄉漫談——洛陽平樂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郭廉方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洛阳平乐村 故乡漫谈 历史典故

    我是洛陽平樂村人,這個村名知道的人不多,要是說洛陽平樂接骨先生,知道的人可就多了,說是名馳大河南北也不爲過。這位接骨先生,就是先族叔郭公燦若。其醫德之高,醫事之精,心術之仁,救人之多,有口皆碑,當然不需我再予宣揚介紹。洛陽平樂村這一帶地方,在東漢時代,叫做平樂觀又名西園。最早見於記載者,爲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六十二年),派人到長安迎取飛簾、鯛馬,置於當時洛陽上西門外平樂觀。旣然皇帝派欽差大臣,驚師動衆不遠千里前往「迎取」,可見一定是國家重器,據史書上說:...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