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晋江野人来函照登文献是什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晋江野人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文献 洛阳 读者来鸿

    主编先生赐鉴:我尝服务洛阳西工,在军分校担任过敎官,和巩洛警备部作过参谋业务。视洛阳古蹟古物以及寺庙庵观,公路桥梁、军营公廨的建造,均有政治目的,军事防守,文化汇流价値。不同无稽传言、齐东野语、鬼怪神话。如以想当然之辞、轻佻之笔,状述先民所创遗蹟,并非作践中原文献、只是显得自己太不成器。又尝逃避敌机侵袭,将眷属安置在韩幼彰家中,他家上两代都是孝廉,得窥洛人制作,知道洛阳人气魄和胆量都很大。他们所作制艺,直探说文,而多扬弃朱注。例如:「文献不足故也」。其

  • 文章王锡范先生事略及其编纂洛阳文献目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周玉明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王锡范 洛阳文献 地方文献编纂 文献目录

    提前退伍,余等与王君共事三十余年,为特将其贡献国军事略敍万一,以慰王君英灵。王锡范先生对洛阳文献编拼纂辑之文献目录锡范先生对编纂洛阳文献策划厥功甚伟经其所撰及选集之鸿文刋于洛阳文献者汇敍如次:一、搜集洛阳古今地图十幅。二、精选洛阳出土古物图片四二幅。三、捐献汉熹平石经残石原拓片二幅。四、撰「龙门与香山寺」。五、撰「东汉盛衰掠影」。六、撰「陪都肇造,王城成周」。七、撰「九朝都会,十省通衢」。八、撰「一张洛阳附近地图的商榷」。九、撰「转载」孙铁先生大作才胜公卿的洛阳

  • 文章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3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7-01-03
    关键字: 《洛阳文献 序文 学术思想 中华文化 抗战

    学术思想之在国家,犹人体之有精神也,而政治、法律、社会风俗及历史上种种现象,则为其表现于外的形质。因此,欲觇其国家之文野强弱,必于其学术思想中以求之。典籍者,思想之结晶,学术之所由寄也。故文献者则必以典籍为主流。所以了解其国家制度,稽考其民族意识,文化之累积,政道所由系。无论何国,对于文献之保存,硏讨,无不尽其所能而优为之,至近代而益亟。有所谓「文化侵略」之政策,即以典籍为之基本。外国人之硏究翻译吾国典籍者,所在多有,美之华盛顿、法之巴黎、英之伦敦,以及

  • 文章(乡情报导)洛阳文献编辑及发行报吿书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黄国章奖学金 郭若刚 谢安邦 郭清邦

    一、年来国际纸浆涨幅逾40%,故而印刷费水涨船高,本文献因发行数量有限,所以基本费调涨。但我们仍以文化薪传为重、坚持继续出版,恳请同乡共同支持这块园地、除提供大作外也希望以精神及经济支助,使能继续发扬光大。二、洛阳文献请托国立中央图书馆代为分赠世界六十余个知名图书馆。七月份接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东亚图书馆来函:「贵刊内容充实,编辑精湛拟全数收藏,除第二期已收到外,并希望补寄第一期。」为此,本文献除补寄民国八十三年版(第一期)外,并补赠六十九年版之

  • 文章(河洛忆往)追忆编纂洛阳文献暨洛阳同乡在台四十年乡谊联谊始末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王果正 洛阳县志 吴光清 李士贤

    四十年前往事、追忆起来,实在模糊不清了,但鼎洛兄要我撰述文献编篡始末及四十年来乡人联谊之经过,现我已是年迈七十七岁高龄,且在心脉大手术之后,虽然精力未逮,但是当时参予人之一,郭老子彬、王老果正、及尚兄恒修、王兄倬华、总校审马老乘风、校审为湘籍罗肇元先生、均相继谢世,但硕果仅存参予其事的,尚有薛老粹甫师及何老子谦乡长,均年长于我,未克执笔、而实际全神贯注精力的,乃我一人,余又邀李兄文修为我校对大样,耗神劳心劳力,于六十九年始克完成上篇文献百余万言之文稿得以

  • 文章洛陽建都及州郡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洛阳市 建都历史 州郡沿革 行政规划 历史文献

    唐虞夏商时代唐、虞、夏、商四朝,洛阳属豫州,文献多不可考,惟夏禹王治水,在洛阳附近所凿四口,最为可征。其次第、当是先邙山、次紫罗、再次大谷(水泉),最后为伊阙(龙门)。不如此,将是事倍而功半。又皆在山之最薄处施工,足证其勘测观察的精确详实。(此尽经过多次勘验与硏考,与疑古和假设不同)。东西周时代武王克商,作邑于镐京,以王业所由起,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将营成周于洛邑而未果。至成王七年(壬辰),二月,使召公奭至洛相宅,三月周公旦莅洛,与工筑造王城,谓之东都

  • 文章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洛阳文献增订本序文 学术思想 学术历史资料

    学术思想之在国家,犹人体之有精神也,而政治、法律、社会风俗及历史上种种现象,则为其表现于外的形质。因此,欲观其国家之文野强弱,必于其学术思想中以求之。典籍者,思想之结晶,学术之所由寄也。故文献者则必以典籍为主流。所以了解其国家制度,稽考其民族意识,文化之累积,政道所由系。无论何国,对于文献之保存、硏讨,无不尽其所能而优为之,至近代而益亟。有所谓「文化侵略」之政策,即以典籍为之基本。外国人之硏究翻译吾国典籍者,所在多有,美之华盛顿、法之巴黎,英之伦敦,以及

  • 文章洛陽出土正始三體石經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三体石经 史料考证 出土文献 历史记载

    「洛陽先後出土正始三體石經記」,是王師宏先生於民國十二年十二月爲文,詳述出土之經過,幷拓請於章太炎先生考校,始爲世人知石經始末。其文略以「光緖乙末三月初七日洛陽白馬寺人劉克明,爲村南龍虎灘黃占鰲刻名章,携有六書通,黃披視謂字形奇石。余牛舍瓦礫中,有殘石一角,刻文與此相類。偕劉往質,劉知石爲異物,取習字紙以淡墨摹之,粗識爲蔡中郞遺迹也。拓本流傳,邑人知有三體石經矣。「民國十二年二月,又聞洛陽碑商郭玉堂言石經出土事,傳係鄕人朱姓等掘地得石,修廣約三尺許,又一...

  • 文章(序言)为续筹编洛阳文献献言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古人史乘 名胜古迹 洛阳市 龙门石窟

    鼎洛兄有再筹编洛阳文献豪情壮志,要我再写一篇东西,我在心脏开刀后神志尚未复元,拉杂写来以作补白而已。吾洛邑为九朝古都,历代名贤辈出,均载于史乘,不可胜数。首编文献,乡前辈均为详述,时当民国六十九年,两岸尚未相通,筹编文献,为在台乡人仅凭追忆撰述或转述于「古人史乘」。于今在台乡人有数度返乡者,亲睹「名胜古蹟」或探访「新增古蹟」,虽大开眼界,但阡陌变迁,前辈亲故均已作古,内心倍增伤怀。今洛阳县改为洛阳市,辖洛宁、嵩县、伊川、汝阳、宜阳、孟津、新安、偃师、栾川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