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形,皆火形所演变。罗振玉释赫。(见增订考释中一叶)五叶王森释夹。(见钩沈七叶)郭沫若释。(见金文余释释)唐兰释夹,均未搞。唐兰又云:爽字余疑即形之变,盖上象系,下象皿形。皿形或变为,连系即为形,实非字也。(见天壤阁考释三七叶)按唐疑爽即形之变,颇具见地。惜其与夹字牵混,未能融会贯通。即爽之初文,说文,爽明也。传记注解亦多训爽为明。大象人形,左右从火,爽明之义尤显。其从者,与变而从,迹尢相衔。且与 只单双之别,在古文字中,画之单双,每无别也。如尔字晋邦作
-
在山东省,这可能是中共另设的)大地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去年十一月间,在那里出土了一些比甲骨文还要早,外形上直线和曲线并列,一种含有记事意义的记事符号(见联合报七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报导),说明中国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很久远的。)史记集解引述竹书纪年的记载是六百二十九年(见殷本纪集解)。殷商一代的事迹,最早的记载是史记的殷本纪,这些事迹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已经得到证实;另外在商代传世的许多钟鼎彝器中,也可以发现殷商一代的文化水准相当高。殷商一代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呢
-
在民国二十年左右,我亲身参加小屯村中的发掘,随时摩挲刚出土的甲骨文字,我注意到牛胛骨上的卜辞,埋藏近于地面者,多被虫蛀,文字刻划与虫类侵蚀分辨甚难,就想到将来拓本一定看不清楚,当时就想到流传甲骨文字,兼用「照象」「墨拓」「摹写」三种办法。如果经济情形许可,那是再好没有了。以后我们作殷虚文字甲、乙编,祗采用拓本的一种,照相间或用之,至于考释,在拓片不清楚者,非加以精细摹写本不可!不然我们考古工作把古物,从地下掘出来,拓出来,印出来,所有的手续,都等于白费
-
编者按:甲骨文字书例序,是由国内书画大师吕佛庭,以毛笔书就,内容丰富,文字工整,艺术价值极高,今追思甲骨文大师安国钧先生,感怀两位大师均已云游仙去,本社特予选登,以飨读者。
-
的宇宙观有一宏观的看法。高岛由语言学入手治甲文,对商史研究有很高的水平。西方学者无论是由宗教意识出发,抑或是纯学术的兴趣,应用甲骨研治上古文明,著作很多,他山之石,自有参考的价値,特别是在方法论上而言。然而,一般文章出现问题的,多在文字的理解上。由于西方学者在若干甲骨文字的看法上不尽周延,偶会流于形近比附,可待商榷。三、甲骨文字结构讨论:有关甲骨文的字形分析,应是甲骨研究中难度最高的一环。西方学者多擅长于研究语言、语法的角度看甲文,甚至对文字部件偏旁亦有整理归纳
-
十二、旬月类8片。十三、田渔类11片。十四、杂卜类19片。十五、补遗5片。十六、兄癸彝释正误6片。此资料,为摘录民国廿二年安阳印和民国七十一年台北安阳文献印《安阳县志》㈡《金石录·甲骨文》,今古文字对照,说明部份,仍需参照原书。一、祭祀类二、征伐类三、祈求类四、告享类五、建设类六、雨霁类七、行止类八、巡省类九、命令类十、灾异类十一、婚姻类十二、旬月类十三、田渔类十四、杂卜类十五、补遗类十六、兄癸彝铬
-
饶宗颐先生的「日本所见甲骨录」一文,其中第十七页㈡东京国立博物馆项,饶先生说:「旧藏原二十一片,通纂别二所录上野博物馆七版,即此批之物,现均保存完整。新购入者有二百零二片。据增田精一君云:『此批为后藤朝太郞旧藏,后归茧山龙泉堂,二年前,始售与博物院。』(胡氏云上野博物院藏五一零片,不确。)予以杉村勇造先生之协助,得奖全部甲骨摹录,又荷增田君拓赠一部分,嘉谊厚贶,均足铭感。」但松丸道雄先生在「日本散见甲骨文字蒐汇㈡」(甲骨学第八号)记载国立上野博物馆所藏
-
㈠殷金文㈡殷甲骨文㈢周金石文㈣秦汉魏晋文字㈤唐宋至今文字说文人部云:「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如邻切孝经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郑注:「贵其异于万物也。」尙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徐锴说:「人配天地为三才,万物之最灵,字象人立形。」(系传)又徐锴说:「人者,天与地阴阳三合而生,故为三岐,上一而下二。」但也有上二下二之人字者,如此古文奇字。上列各例,观诸家之说,其主要意义,是在解释人的本具质性,而是说人在自然界中
-
世界文字,源远流长。然则,埃及象形字,失大漠之无觅;苏美楔形字,湮洪荒之夭殇;印度哈拉巴,其晦涩之莫识;惟我甲骨文,绍千载而增光。夫中华之文字,何人首创?或曰卜史。载先典之高攸;或曰仓颉,称字祖而蒸尝。然文明之演进,岂一朝之既成?思文字之创制,诚日月之漫长。崇山岩画,以图为文,绳结陶刻,图形画状。露文字之端倪,记思想于尘壤。迄甲骨之缔造,其姿肆之为状;林茂率眞,天矫狂放,古奥幽深,劲健雄强,匠心独造,六书昭彰。藻饰天地万物,牢笼四野八荒。开文字之源流,涌洪波
-
这是距现在二十年以前的事了。当民国二十九年的秋季,我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全部的图书标本为了保管安全起见,迁入云南昆明城北龙泉鎭龙头村的响应寺古庙中工作。那时节我们亲手发掘的甲骨文字全部编号就緖,我就首先摹写乙编一部分龟背甲的原片。二十年虽然是很短的时期,在我们中华民国,变化是相当大的。我当时的意见,以为我们发掘甲骨文字,得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来供给研究的学人最大的方便。所以我主张用三种方法拓印甲骨片子,第一是「照相」,第二是「摹写」,第三是「传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