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心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甚麽是我們的「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黃聲孚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寻根 肉身 天地 思想感情 人心

    。虽然那时候缺少现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知识。但他们理解到;天地是万物(包括人)的父母,天地才是我们的根。则是确定不移的。从思想感情上看,我们的根在何处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思想?什么是感情?先说感情罢!感情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感受』,那就是由个人的感官(视、听、臭、味、触)感受到外界天地万物包括人羣的各种现象传到我心中,然后这些感受(或称刺激)在我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接受』或『排拒』的反应,称为感情。所以感情其实就是人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当我心接受

  • 文章談心靈改革的具體作法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趙淑德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心灵改革 社会病态 社会与人心 环境调整 自我修为

    壹、社会病态的原因「台湾的社会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这是许多人对目前的社会病态现象所产生的感叹。这声音是基于近来治安败坏,道德沦丧所引发,举目所见杀人、抢劫、绑架、勒索、强暴、欺诈:………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贪渎、乱伦、色情、寡廉、鲜耻、无情、无义:………等乱行比比皆是。这些丛生的乱象,是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主要因素,人民已无免于恐惧的自由,极少数较有能力移民出走者,其心理虽然痛苦,但对于我们的社会仍然抱以关怀或是希望的;而其余无能力出走者,不应

  • 文章屛東内埔昌黎祠重建落成大典紀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昌黎祠重建 观礼纪实 传承文化 团结同乡 教化人心

    內埔昌黎祠,奉祀韓文公愈(字退之,河南孟縣人,西元七六八—八二四年),爲台灣省唯一文化廟宇。該祠由廣東韓江流域潮安移民的客族,於早期來台時,感念文公爲潮州刺史,置鄕校,興敎育,悉力開發嶺東荒野之區,政績卓著,鄕人尊奉爲嶺南師表。(本刋十三卷二期有文介紹)。時在淸嘉慶八年(西元一七九六年)由昭武都尉鍾麟江領導六堆客家人士,建昌黎祠於內埔,聘請名師,開班講學,振興儒道,文風蔚起,爲台灣開創時期培育人才貢獻甚大。此祠迄今一百八十餘年,規模雖然不大,但廟貌巍峨古...

  • 文章知人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趙其文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任贤才 如何知人 人尽其才 智慧人生 知人善用 人心难测 巧言令色者不可靠 考核人才的原则与要领

    比其变。」虽系夸大之词,但知人诚然甚难。连孔夫子都认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何以人如此难以测知,试归纳为以下原因:一、善于伪装:俗云:「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由于人心隐藏在内,又善于伪装,所以「知人、知面、不知心」。换言之,一个人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举止,往往不代表其内心世界。诸葛亮将苑五十篇中「知人篇」有云:「夫人知性,莫难察属。万恶虽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强盗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刘劭在其人物志中也指出人有伪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