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词、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謝康 梁伯秋 牟甲銖 勞聲寰 黃嘉謨 王文壽 李繼愬 李立初 舒曼霞 譚劍生 黃廷璋 李振英 梁如鐵 凌龍玟 陸宗炎 李道統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诗词选集 往事回忆 故乡风貌 谢康 牟甲铢

    海大学所在地,予任敎授六年。注二:南洋葡属帝文岛,予居留六年(民国三十九至四十五年),服务侨界、敎育及驻帝文领馆。注三:帝文侨胞约六千人,几全属东江梅县籍,他们都能说或能听国语,近都迁居澳洲。注四:医师言此病男人都有之,及早施手术即可治愈。但对很老者,则不宜割治,只用药物治疗,可减少其恶化云。敬赠老人梁公伯秋谢康桂林之山拔地起,阳朔峰峦胜桂林。难得甘棠留遗爱,万民歌颂到于今。纪念梁公施政绩,天锡高龄不老椿。惠我佳篇涵意厚,使我心田获益深。公不厌百回读,只怜无力答

  • 文章桂林山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舒國治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桂林山水 风景名胜 赞美诗词

    游,古人散发弄舟的境界应也不过如此。兴坪鎭。阳朔人会在「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一名句后再多加「阳朔山水在兴坪」,主要是整条漓江山势水形最胜处,正是在兴坪前后。这当儿人瞻前顾后犹目不暇给,索性上岸,再自陆面细细考较。兴坪以后,舍舟易车,向南往福利鎭。途中有一屋形方亭,称「古风亭」,楹联谓:古道照人 何幸亭中逢旧好风流作客 且从壁上写新此亭立于民国十八年,应是供乡人及路人暂避风雨之用。阳朔,弹丸小邑,十分钟可全城走遍,却自古以来恁的有名。西街,地位有如阳朔

  • 文章七星岩的故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七星岩 历史传说 名胜简介 赞美诗词

    很多画,做了很多,而画奇石和吟奇石的就占了差不多一半。他离开桂林时,还恋恋不舍,一路走一路望着石山作揖。在他临死的时候心里还在想望着桂林的奇石,遗言将他的自画像拿到桂林来,刻在伏波山下还珠洞内试剑石前的石壁上。至今这幅画像还完好地存在着,从画像上你看到米元章那股潇洒的风度,就可以联想到当日他对着奇石顶礼膜拜的情形了。若干年后,桂林来了一个姓胡的县官,他原是襄阳人,和米元章是同乡,因羨慕米元章的名气,所以来到桂林以后,也学米元章吟作画,只是他不拜石。可是他

  • 文章重遊思回石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4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游览思回山 名胜介绍 抒怀诗文

    于我何有哉」?无怀氏之民生活。思回石山设有专人管理,不知其职司何事?此行发现岩壁到处有红漆题字或题,鄙俚不通,随意涂鸦;岩洞内任意摆设各种神像供奉,岩洞外肆意掘地滥葬;山顶原奉祀有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的小庙不见了,旧地重游,曷胜吁嘘!思回石山,顾名思义是座岩石山头,但其实山上林木青葱,近观饶林石之雅,远瞩有山林之秀,思回石山兼具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价値胜地,也是上天提供县民至佳游憩活动场所,如果任由庸俗、粗鄙、自私行为继续存在,及其所造成的损坏不予修复,岂是

  • 文章清明的境界(三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鄧霞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传统节日 清明诗歌 人文关爱 节日内涵

    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时节的第一境界。2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玄宗年间与寒食节合并,演变成了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我们耳熟的句,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这本该是一个吉庆的时节,为何古人却愁绪满怀?中国人的清明忧伤是一种特异的人文现象,并且形成了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