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食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談故鄕賓陽的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鄧雄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上墟米粉 故乡美食 下墟粽

    拜讀第二十五期鄧輝年兄撰我所知道的故鄕——賓陽大作後,深有同感,雖僅作槪略介紹,並著重於賓陽的語言,讀來絲絲入扣,但總感意尤未盡,不禁鄕思泉湧,也學塗鴉,藉以抛磚引玉,使美好的故鄕——賓陽,能得舊夢重温。筆者數十年來,對吃特爲偏好,行跡所至,把吃解決了,其他卻迎刄而解。談到吃首先憶及故鄕一句俗語:「上墟米粉下墟粽」,意思是說剛開市的米粉最美味,配料全是原汁;將近散市的粽子最好吃,因此時的粽子火候已到了家。談這兩種吃,得先從地方集市說起,故鄕賓陽,每一鄕鎭...

  • 文章梧州之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鄧以彭 出版时间:1980-07-3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制作方法 故乡回忆

    食在廣州,人所共說,其實梧州之食,並不亞於廣州。祇因梧州是一轉運商埠,匆來急去,停驂時間不多;且因梧州地近廣州,生意中人又多屬粵籍,成了廣州的尾閭,故人多以食在廣州作讚美,而忽視了梧州。談梧州之食,自以價廉物美,合於大衆化的是談;同時爲了易于計算,其時代背景則以行使白銀末期的民國廿二、三、四年爲準。蓋較後的戰時或戰後,幣値波動甚大,不易作比較。梧州特產食物可口而有名的,首推霉豆腐。此物是用磨完豆腐所剩下的渣滓做成。其價値之賤,製法之簡單,不臆而明。當初發...

  • 文章恭城習俗話油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唐步雲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油茶 习俗 油茶泡粥 美食

    「恭城習俗,油茶泡粥」。此一俗諺,充分表示了恭城人對「油茶」之重視。所謂油茶,係恭城人早餐必喝之飮料,尤以山區中居民更爲重視,早、午、晩三餐前必須飮用,消夜也以打油茶爲多。如有客人蒞臨,必以此待客,否則會被認爲失禮慢客,由此可見油茶在恭城人日常生活中所佔的地位。油茶製作的材料用:谷雨茶、生薑、蒜鬚等搗爛、白米炒焦,加猪油、鹽等合炒煎煮而成。俗稱爲「打油茶」。打油茶有一套專門用具:茶鍋、茶臼、茶槌、茶隔、茶缸、茶罐等。喝時將炸鍋粑、炒米花、麻旦等浸入碗內,...

  • 文章台北萬華「柳州螺螄粉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謝秉均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柳州螺蛳粉 广西美食 口味改良

    文·谢秉均前阵子到台北植物园去闲晃拍照,台北植物园这地方还挺有趣的,一个上午逛不完,长像神奇的植物相当多,而且还在荷花池畔发现原来水鸟也吃米果。中午想不到要吃什么,老谢问我要不要去吃柳州螺蛳粉,说是用大量的石螺与猪肉、鸡肉熬煮汤底,是滋味非常鲜美的面食,因为没有吃过,加上五脏庙翻腾骚动,也没想太多,便往该店走了去。色香味俱全,享受庶民的奢华美食甫一到店门口,就看见两位老师傅正在备料,地上还摆着汤头的主角「石螺」。老谢说,上头的「螺蛳汤饺」与「尖椒蕃茄拌粉

  • 文章懷鄕集錦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鄧以彭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特色美食 杰出人士

    離鄕卅載,故園山川,風物習尙,鄕賢言行,時縈夢寐,且老而彌篤。謹就過去耳聞目覩,而現在尙能記憶者,輯成此稿,以獻曝於鄕先進之前;並冀藉此有所表彰,從而激發愛鄕愛國之念。蒼梧古鳳荔枝五嶺以南,卽今廣西、廣東、越南等地,均產荔枝,蘇東坡因喜啖荔枝,因此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之詩句。一般人祇知廣東有好荔枝,其實廣西也有好的荔枝。像蒼梧縣戎圩鎭的古鳳、宕室兩村,其所產荔枝,可說是荔枝中的上品。如把古鳳荔枝剝去紅色外壳,裏面還有一層紅衣;再把紅衣輕...

  • 文章百色風物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貴芳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历史变迁 当地特产 特色美食

    百色(舊稱田州),淸初直隸廣西布政司,康熙三年,改屬思恩府,隸右江道。思恩府同知原駐武緣縣,雍正七年遷百色,承審田州、上林、下旺、定羅、都陽等土司之命盜事件,析田州、陽萬二里,並下田里之四都置州判,予世襲,並歸承審。光緒元年,田州改土歸流,割下田、武隆、龍篆三里及篆里之四都屬百色,並升百色爲直隸廳。辛亥革命成功,廢除淸代的「道」,僅保留「府、縣」二級,原稱直隸廳者改爲「府」,民初又廢除「府」級,恢復「道」級,廣西分設六道,民國二年,百色府乃改爲百色縣。百...

  • 文章吃在鬱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制作过程 食用方法

    鬱林是廣西東南的重鎭,爲桂東南交通網的中心,也是黎湛鐵路的中站,離廣州灣數十公里,在抗戰中期,大陸沿海各省和香港相繼失陷,所有對外往來,有賴於廣州灣這條國際交通線,那時候,鬱林是交通的轉運樞紐,有關物質的運輸,皆在這裏集散,四方商賈雲集,車輛輻輳,極一時之盛,許多人都到過鬱林,中央,交通,農民、中國,和廣東、福建等銀行,也都在鬱林設立分行,業務鼎盛,這可說是鬱林的黃金時代。雖然抗戰勝利後,鬱林恢復原來的樣子,繁盛不及當年,但也不失爲廣西最熱閙的城市。鬱林...

  • 文章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槪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桂林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桂林概况 历史文化 自然地理 经济发展 民俗美食

    心想事成。【特色美食】桂林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桂林有六处主要美食街有滨江路美食街、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桂林美食城、雉山路美食街、桂林人旺角美食街。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乾,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

  • 文章貴縣的風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山川风景 地方古迹 本地特产 特色美食

    作者簡介:劉謙怡先生,廣西貴縣人,陸軍大學、參謀大學畢業、曾任敎官、團長、師軍參謀長等職,退役後,復任曾文水庫工程局副工程師,現已退休。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