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歌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名詩人袁枚兩度遊桂及其紀遊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袁枚 人物生平 诗歌游记

    廣西全省多山,山勢挺拔雄偉,尤以桂林諸山,峰巒秀麗,中外馳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歷代名士騷人,每多作桂林之遊,觀賞山水之勝。淸乾隆年間,浙江大詩人袁枚,兩度遊覽桂林,遊蹤所至,詠之以詩,或賦之於文,雖不謂爲河山增色,但讀之令人悠然神往,嚮慕不已。袁枚,浙江錢塘人,字子才,號簡齋,卜居江寧小倉山,號曰隨園,世稱隨園先生,詩主性靈,不爲格律所拘,古文駢體,亦皆縱橫跌宕,自成一格,與蔣士銓(心餘)、趙翼(甌北)並稱爲乾隆三大家。袁枚小時,家境淸貧,七歲始入...

  • 文章詩仙、詩聖中的詩佛王維文學名家論述系列之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2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王维 人物生平 宦海浮沉 诗歌成就

    人,生活较为清寒。其母崔氏笃信佛教,王维深受她的薰陶,也虔诚奉佛。他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精通大乘佛法的维摩诘居士。因此,佛教思想及其思维方式,对王维的生活与文学创作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王维从小聪明颖慧,博学多艺,史称他「九岁知属辞」,(《新唐书》本传),十五岁就显示了卓越诗歌的才华。擅长草隶书法、精通音律、擅弹琵琶的音乐家。兼通山水人物,并开创了中国水墨渲染写意画法的画家。王维在青少年时代,曾往长安、洛阳两大古都游历,由于他的多才多艺,就成了诸王

  • 文章唐代傑出散文大家劉禹錫文學名家系列之十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刘禹锡 人物生平 中唐诗歌 古文运动

    的孩子能够考中进士或名经科,总是很小就开始要他们诵读儒家的经典,并且学做诗赋。刘禹锡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加上他天赋聪慧、勤奋好学和早熟的特性,所以年纪虽小,诗歌就已经写得很好。由于刘禹锡从小就养成了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曾经在《自述》一篇文章里面说:「厚自净琢,靡遗分阴」意思是说,极力砥砺志节,不知疲倦的进行(努力)学习,连一分光阴都舍不得放过。这种爱惜时间(光阴)的精神,就一直贯串了他的一生,也足足影响他的一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满二十岁的刘禹锡,从

  • 文章清明的境界(三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鄧霞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传统节日 清明诗歌 人文关爱 节日内涵

    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时节的第一境界。2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玄宗年间与寒食节合并,演变成了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我们耳熟的诗句,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这本该是一个吉庆的时节,为何古人却愁绪满怀?中国人的清明忧伤是一种特异的人文现象,并且形成了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

  • 文章晩唐傑出的神祕詩人李商隱文學名家論述系列之十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5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李商隐 人物生平 诗歌创作 无题诗 宦海沉浮

    的宏伟志向,都成了痛苦的回忆。自况命运坎坷十岁父亲去世换个角度看,《锦瑟》是李商隐感情和艺术的结晶,是体现他诗歌风格的代表作。诗中镶崁典故,绣织华丽,创造出色彩斑斓,情感凄惋的意境,不仅音律和谐动听,语言也毫无刻板呆滞,可见诗人才华和艺术功力的深厚。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是中国晩唐时代著名,又被称为神祕的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祖父时迁居郑州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唐宪宗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