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洪秀全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與廣西有關的三個皇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广西渊源 皇帝 元顺帝 明孝宗宣帝 洪秀全

    源远流长,承传明朝的大统延续了一百五十年之久。洪秀全广西出发奠都南京洪秀全原是广东省花县人,道光间,入上帝会(亦名三点敎),师朱九涛,九涛死,敎会推举洪秀全为敎主,在广西桂平、武宣两县交界的鹏化山传敎。杨秀淸、石达开等均参加,声称耶稣系天父长子,他乃次子,造眞言宝语,密为传布,附近的人,甚多为其鼓惑参加,遂于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起义于桂平县金田村,咸丰元年(一八五一),攻陷永安州,建号太平天国,自号天王,复率师东北上,连下湘、鄂、皖、苏各省,定都金陵,下令改用

  • 文章谈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真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宋聘莘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洪秀全 真容 人物研究

    我国研究太平天国的前辈简又文、罗尔纲、罗香林等,相继去世后,似乎后继无人,笔者与洪秀全同为广东花县人,早年也曾研究太平天国,写过「漫话太平天国」(如附图㈠当时的洪秀全像,也取自像书生的模样;后来一九七一年八月八日,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上,有一则新闻:「本报讯:近日,花县洪秀全纪念馆工作人员朱丽芬,在港出版的亚洲周刊上,发现了洪秀全和他的六位卫队队员的两张照片,这对于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以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 文章太平天國與南京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2期  作者:劉月波 出版时间:1980-01-31
    关键字: 南京 太平天国 抗清运动 洪秀全

    本文内容分別取自「金陵通記」、「金陵瑣記」、「上江兩縣志」、「首都志」、「太平天國」,以及Fitzgerald所著「中國史」,與Lindler之「太平天國史」,有關太平天國興亡紀載,各書大都相同,惟Fitzgerald之「中國史」,及Lindler之「太平革命史」,則兼及對外國教會之評論,本文限於篇幅,僅能就太平天國之興亡以及與各國教會之關係作槪略之介紹。

  • 文章参访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故居赋感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4期  作者:邑人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故居 江正诚 赋感

    花邑先贤属秀全。故居参访兴昂然。风和日丽精神爽。地僻境清灵气传。私塾讲台书桌简。公家文物典藏坚。远峰夕照湖中影。思古幽情难尽宣。其二农民子弟一英豪。学术思维志节高。基督儒家同笃信。孔丘上帝共薰陶。金田起义诛奸佞。私塾传经任怨劳。专制推翻期改革。伟哉武略更文韬。江正诚于参访「洪秀全故居」后,应官方人士之请,即席挥毫典藏留念。(背后为洪秀全铜像)

  • 文章淸史稿所述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清史稿》 人物传记

    注:天王洪秀全遗墨)洪秀全。广东花县人。身材适中。美秀而文。两目斜上。严重有威。生于淸嘉庆十七年七月。父国游早死。幼颖悟。七岁读书。目数行下。尤好史学。于古帝王之成败兴亡。论断历历不爽。尝应童子试赴郡。遇一星者。就而问之。星者曰。子非于靑紫中人。然贵不可言。愿自爱。秀全笑谢之。试毕。不第。时朱九畴倡上帝会。以恢复明室为志。秀全与同邑冯云山往师之。九畴死。秀全被推为敎主。官捕之急。闻入耶敎可藉其力以抗官。乃往香港。受敎于英牧师郭笠士门。以传敎游广西。居鹏

  • 文章洪秀全自广东至广西贵县传教所经路线——首次经过戎墟、藤县、大安、穆乐、蒙墟到贵县赐谷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洪秀全 冯云山 传教路线 太平天国 拜上帝教

    公元一八四四年即淸道光二十四年初春,洪秀全(即以后之太平天国天王)和冯云山(太平天国南王)、冯瑞嵩、冯瑞珍四人离开花县,想找一个适合的地方传敎,第一站来到广州,发现广州市民,对基督敎的敎义都不太感兴趣,而且广州是外国传敎士经常传敎的地方,洪秀全等人自料在广州传敎要打开局面是不容易的。因此他们离开了广州,沿珠江三角洲的顺德、番禺、南海等地进行考察,想寻求一处热心敎义的地方。在这些县城或鄕村,他们偶然也试探性的向百姓讲一些敬拜上帝的事,但反应非常冷淡,有的

  • 文章太平天國前期的國際觀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理论系统 洪秀全思想 国际关系 国际观念

    的作品中,固不难寻出其思想渊源于中国经史子集的脉络[1];而太平天国官制的分设天地春夏秋冬等官,恰与「周礼」一书制定的六官相仿[2],也足征洪秀全的政治观念,大体未能脱出中国旧有的传统。由于偶然的机会,洪秀全获得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初时未甚重视,嗣于一再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加以研读,应为其思想或观念转变的一个关键。梁发的书虽为传播基督教义而作,其中提及的中国、外国、本国、别国、各国、万国,世上各国、天下万国、西域有罗巴列国及天下万国如一家等观念,多属对待名词

  • 文章漫談太平天國的興起至奠都南京諸戰役(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拜上帝会 内部组织 史料记载

    洪秀全二次入桂先是,秀全既失意于广州的敎会,即决意离粤而迳行作第二次入桂之举,冀复与冯云山聚会,而推进大事业,但以身上不名一钱,无由出发。至是始初函邀其来省学道之敎徒周道行乃劝其先行回鄕。俟见其坚持入桂之意,即赠以铜钱百文为路费,且函吿仁玕及其家人以其决意离粤赴桂寻冯云山之事。秀全既得资助,遂能成行(见起义记)。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六月初十日,秀全一肩行李,携「斩妖剑」随身,迳由广州沿江徒步西上,以囊中只有百文,无法坐船也。行至肇庆府内梅子汎之海边湾,忽遇

  • 文章漫談太平天國的興起至奠都南京諸戰役(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1-07-31
    关键字: 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记载 上帝会 洪秀全生平

    金田起义前国内外大势满淸入主中华,传至道光时代,政治日非,国势渐衰。道光二十年(西历一八四〇)鸦片战争起,尤为有淸一代转入衰颓之途的里程碑。因是时西方势力东渐,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中国内部新旧两种思想相互激荡,遂亦随之发生。自此以降,不十年而有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可见鸦片战争的事变,对中国局势影响的钜大。鸦片战争的由来及其后果鸦片战争: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发展,以及工商业革命势力东渐之必然结果。政治方面,在十七、八世纪中,法国两个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