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曾国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翼王石達開遠征紀略(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石达开 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 战争纪实

    邑,集中浦城。由是松溪、政和、宁化等地,先后均闽为军收复,其他各地均归淸有。七月初旬,石部、两杨部,先后抵浦城,而翼王本军继至。在大会师之盛事中,不料忽生摩擦,分化之事又再发生。初七日,杨辅淸即率全部离浦城复入江西广丰。自是之后,两杨脱离翼军而复归天朝,拟取道皖南回援天京也。两杨部队与翼军中途分流之原因,据曾国藩奏疏谓辅淸踞城县,仍假杨秀淸旗号,自称「东殿」,翼王大为不悦,互相仇杀云云。太平天国全史作者简又文博士对曾奏疏所之认为尙属有理,其评论此事曰

  • 文章(特載)湘軍剿滅太平天國弔民伐罪永垂靑史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湘寧 出版时间:2010-01-20
    关键字: 湘军 太平天国 曾国藩 历史资料

    壹、前言清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六月十六日,湘軍攻克天京,太平天國覆亡。想洪秀全、楊秀清等當初起事於廣西金田村時,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僅兩年多時間,即攻佔金陵,改名天京,並定爲首都,正式建立政權,與北京滿清政府分庭抗禮。當時天國戰力之強,聲威之盛,大有即將取而代之之勢。令清廷束手無策、惶惶不可終日。然又何曾想到,會遭到湘軍如此強勁的對手。他們夢想實現的「革命大業」,定都天京後,即江河日下,一片大好情勢,立成須臾幻景,曇花一現。當初轟轟烈烈起事,如今悽...

  • 文章(特载)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的战略作为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胡湘寧 出版时间:2012-01-20
    关键字: 曾国藩 太平天国 战略 史料考古

    冲锋陷阵,或带兵打仗,争城夺地,皆非其所长。但曾公确是位将将之才,以他京官的阅历、丰富的学识、超人的视野、独到的见解,使他对剿灭太平天国之战,无论在军事战略、心理战略、或野战战略,都有超人一等的高明作为,终能率三湘子弟,平定了洪杨之乱,使我炎黄子孙,免遭浩劫,迄今思之,令人敬佩不已。参考资料:㈠《中国战史大辞典》—史政局。㈡《一代圣哲曾国藩》—河洛图书出版社。

  • 文章太平軍與湘軍安慶爭奪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曾国藩 安庆争夺战 清末农民运动

    未得,安徽有失,蛇既中折,其尾虽生不久矣。」也说明安徽之重要也。二、湘军进攻安庆策略太平军第三次天京解围之战,大获全胜,忠王等统大军东征,占领苏、常之际,淸方湘军主帅曾国藩、正积极进兵图攻安庆、其奏章曰:「窃以为苏常未失,即宜提兵赴援,冀保完善之区。苏常既失,则须通筹各路全局,择下手之要着,求立足之根本。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流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自咸丰三年,金陵被陷,向荣、和春皆督军由东而进攻,原欲屛蔽苏浙,因时制宜,而屡进屡挫,迄不能克金陵而转失苏

  • 文章太平軍與湘軍安慶爭奪戰(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安庆争夺战 湘军 曾国藩 英王陈玉成

    。初九,炸毁府城数丈,但未能攻下。(按,初八,英王在鄂北已到黄州。)十三,撤建昌围,北攻抚州府(临川)。十七日,自抚州南趋,进向宜黄:崇仁。二十五,自乐安进新淦。次日,自新淦进占樟树鎭。初拟由此西渡赣江,以江水大涨,无舟可渡,且对岸又有团练防守,不欲敌前渡河。三月初二日,忠王自樟树鎭沿赣江南行,屯兵数日,适江水尽退,初十,忠王大军自吉水一带渡过赣江。十一日,克吉安府。十三,弃城北进。(是时,侍王军大败于乐平,即返浙,英王离鄂北,自援安庆。曾国藩仍被困在休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